改變自己作文800字

如果你不趕上這匆匆的步伐,就會被這個現實的世界淘汰,這是50XX年來鐵定的道理。有一本僅有4萬字的書,它用簡潔的語言描述了這個道理,它就是美國作家斯賓塞o詹森著的《誰動了我的乳酪》。

故事內容很有趣,裡面的主人翁--兩隻老鼠“嗅嗅”與“匆匆”,小矮人“哼哼”與“唧唧”。他們在迷宮裡尋找乳酪。經過艱辛的尋找中,他們同時發現了有著豐富乳酪的乳酪c站,在那裡無憂的生活著。但有一天,乳酪居然不見了!老鼠穿上了久違的鞋子,在漆黑的迷宮裡重新尋找乳酪;而小矮人卻整天沉浸在過去得美好中。終於有一天,唧唧衝破幻想的束縛,重新進入迷宮,並找到了更好的乳酪,哼哼還在鬱鬱寡歡。

“乳酪”理所當然的是一個比喻,它會是金錢,權利,工作,或是健康等等&hllip;&hllip;

這個故事對於我來說確實是煥然一新,它不像《史記》等名著那樣講著令人發悶地講著大道理,而是讓讀者輕鬆,愉快地去讀,去領悟。世界本變化無常,它不會你一個人而停下它的運作,唯一的應付方法就是隨時把“鞋子”系在脖子上,時刻準備穿上它,在千變萬化的世界裡奔跑,追尋。

出於人性,誰不想躺下享受安寧,但是這畢竟是渴望,這個迅速發展的世界不容的我們這樣做。唧唧還是非常棒的,他懂得了每個人的“乳酪”,可能隨時都會拿到,但有可能隨時都會消失,得每天觀察自己的乳酪,好及時做出變化去適應新的環境,不能像哼哼那樣,經不起失去的打擊,更不能認為是別人拿走了,會送還給你,這是絕對不可能的。然而,還要靠自己去打造比以前更優秀的環境,去努力地創造條件,去獲得新的“乳酪”。

這本書的道理非常通用,它走到哪兒似乎都用的著它,它不僅對如今的社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還適用於我們的學習,例如一道數學題,它不光僅有一種解法,如果這一種行不通,就不要老鑽牛角尖,這樣就會釀成大錯!如果試著換一種方式去思考,或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就是《誰動了我的乳酪》,這讓我學會了在適當的時候要學著去改變一下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現在在街上滿是車子,你總不能因為你是從古代來的就騎著馬上街吧?或許這是個危險的過程,但它不會讓我們遇到各種災難時束手無措。不要完全依賴眼前這美好的環境,它可能在下一秒就會消失。就像下四子棋一樣,多給自己不多幾條路,當對手把你某一條路堵住了,其他幾條路就會發揮本來的作用,不要只是盲目地這條路,它隨時會讓你走投無路,無計可施!

這是一本多么可愛的書,它教會了我們一個實用的道理,就是無論什麼時候,對眼前的不測,不要老站在原點,應該去開闢一條新的路這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少年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當時曾夢想改變世界。但當我年事漸長,閱歷增多,發現自己無力改變世界,於是,我縮小了範圍,決定先改變我的國家,可這個目標還是太大了。接著我步入了中年,無奈之餘,我將試圖改變的對象鎖定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願,他們個個還是維持原樣。當我垂垂老矣之時,終於頓悟:我應該先改變自己,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影響家人。若我能先當家人的榜樣,也許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國家,再以後,我甚至可能改造整個世界。  

看到這段話,我想到了我們的作文。我們的作文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自己呢?  

以前看見過這樣一篇作文,大概內容是父親帶我去天橋上看車流,滾滾車流讓我思緒萬千,由此想到了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於是我就想到了要為這社會做點什麼。文章的結尾照例來一番激情滿懷的豪言壯語。先不論作者情感的真實與否,是否有藝術性的問題,單就作者的這種毫無根據的理想而言,我們就覺得膚淺和幼稚。主教的墓志銘將我們的這種作文思維解剖得無地自容。  

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們的作文開始說大話,想當然地說一些我們無法完成的事。這既有客觀的現實原因,也有主觀上討巧的因素。說無人不知、世人皆曉的最正確的大話,仿佛成了我們的嗜好。時間長了,說大話便上了癮,不這樣說還覺得不自然。  

說大話的作文的特點就是說的話離生活太遠,誇大某些事或某個人的作用,缺乏基本的邏輯思維,毫無真情實感,就像懸在空中的垃圾堆,既不好看,也不實際。在理想、哲理、情感類的作文中,說大話的內容最為常見。比如,寫“_________感動了我”這個作文題目,有人會不自覺地找來“螞蟻”“小鳥”等動物角色,通過描寫它們堅忍不拔的生存行為來讓自己感動,從而在作文里表現自己靈魂的升華;或者是通過一些事件(比如,公車讓座、植樹活動等)、一些人物的行為(清潔工的勞動、父母的辛勞等)來表現自己深刻的反省意識、功德意識、愛心意識等。這一類的作文的結尾往往會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具有深刻認識的人。  

我們知道,人認識的總是逐步發生變化的,所謂的功德圓滿總是要歷盡一個頗為艱辛的修煉過程。沒有什麼事情會突然之間變得異常的美好,期間總要有一些反覆或無常。這就是生活的邏輯,是生活最本質的表現。  

而我們的作文往往會把某種認識或者情感推向一種極致,而這種極致又往往是社會所期待的理想價值觀。比如,無私 奉獻、為事業嘔心瀝血、知錯就改、品德高尚、樂於助人……我們思考一下,這些價值觀有多少和自己的生活貼近,有又多少反映著真實。比如,無私奉獻與《勞動法》是否相悖?知錯就改中的“錯”是不是真的就是“錯誤”?遭遇“索捐者”你是否還能助人?理想的價值觀我們要堅守,美好的品德我們要發揚,但一旦遇到現實的邏輯的時候,請你辨證思考,具體分析,不要拿著喇叭,一根筋吹到天上去。  

我們的作文離真實的生活太遠,離自己的想法更遠,用大話淹沒了自我個性。我們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只習慣了撿一些破舊的,似乎還散發著霉臭的觀點往作文上堆。這樣的結果當然是,說了大話依然毫無知覺,認為理所當然。  

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我想這對於每一位依然在作文里說大話的同學都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