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遠——自信源於實力

說到古人,你首當其衝想到的可能是與我們有著幾百年,或幾千年“代溝”像李白,孔子那些只有傳統思想的人類,可真正說起來,他們離我們並不遠。一切都因為:自信源於實力。

一代文學宗師,韓愈進士及第中富有戲劇性的經歷,不就很耐人尋味嗎韓愈19歲便去長安應試,面對《不遷怒——不貳過論》這一命題,他精心構思,從容答下文章,自信考得不錯。但,卻未被考官看中,於是落第。可韓愈並不氣餒,他認為自己有實力,也更有信心。下次考試時,不期而遇的是同一位考官,同一考題,他不假思索,將上次所寫下的文章再次寫上。這次,考試的結果與上次恰恰相反,考官發現文章妙處何在,大為讚賞。

這個故事想必大家已經很熟悉了。有人說,是他的運氣好,遇上同一考題,遇上一位伯樂,但我卻認為是“實力上的自信”造就了一位偉人。試想,韓愈沒有紮實的基礎,沒有好的實力,沒有對自己的認可,沒有對自身的自信,那他怎么能成第一呢

說到“毛遂自薦”,這也是“自信源於實力”的具體詮釋。在趙國急需說服楚國合縱之際,人們不需要飽讀詩書卻消極避世的“陶淵明”,而需要的是敢於自薦關心國運興衰的“毛遂”。再看看他自薦之前,是經過三年積累與準備的,正是因為他對天下形勢了如指掌,才能將楚王說服,所以自信還需要有一定的實力,這樣的自信才能將自己的鋒芒畢露。自薦是建立在對自己能力充分認識的情況下,才會做出的決定。我們通過學習增長才幹是用來為社會作貢獻的,這首先就要讓別人知道你的能力,而真正有實力的人是不會等“明主上門求賢”的。正是“弱者等機會,強者創機會”。

回想過往,我們都不難發現,在實力的自信是每一位成功者必備的品質之一。古人不遠,古人的品質也被我們華夏兒女所繼承。我們許多身處現代的人才也同樣具備這樣的自信。

林巧稚,我國受人尊敬的婦產科專家。在讀書時受到男同學的歧視,只因為她是女生,。在一次期末考試的前幾天,她正在看書,一位男同學卻趾高氣昂的說:“你還看什麼書啊你們女生能考及格就不簡單了!”林巧稚不甘示弱地答道:“女同學怎么樣你們得100分,我也要考100分”,最後考完試正如她所說,考到了100分,可追溯原因是她在別人不知道時默默努力,用自尊心和自信心鞭策自己,刻苦讀書,努力複習,用知識一點一點充實自己…“源於實力上的自信”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力量,我認為無論身處什麼養的境界,都應該以微笑自信地去面對人生如果能充實自己,具備真實才學,那生活便有了希望,那你邊離成功不遠了。

說到劉翔他也是這樣一個最完美的詮釋。劉翔是我國運動員的驕傲,他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傑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書寫了中國新的田徑歷史!

“劉翔不是拔苗助長出來的,只是比別人節省了一些時間。”孫海平說著劉翔,說著這個世界上飛得最快的跨欄選手,緣何擁有如今的成就。這條長板凳已陪伴了他近二十年,二十年的教練生涯里,孫海平遍嘗了失敗與成功的滋味,收集了無數教訓,把它們提煉成經驗,運用到劉翔身上,直至他跑出奧運會金牌,跑到12秒88。

雅典奧運會

比賽前

記者:你與這么多世界著名選手一起參加比賽,

不覺有壓力嗎

劉翔:當我站在跑道那一刻時,我的對手只有我自己。

比賽中

記者:預賽時你搶跑道是否因為太緊張了

劉翔:我是故意的,我要讓他們產生心理壓力決賽時,我絕不會給他們任何機會。

比賽後:

記者:你最後幾步要是不向兩邊張望,你是否就可破世界記錄

劉翔:破記錄是遲早的事,我要把世界記錄留在2024年北京奧運那一屆

劉翔這番話讓無數人欽佩,他在實力上的自信也令人為之一震。

高爾基曾說:“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古人在沒有先進科技的時代,就明白了自信與成功之間的聯繫,哪怕命運之神一次次把我們捉弄,只要擁有自信的心,自強不息的心,積極向上的心,成功遲早屬於你。我們這些現代人,是時代樂章一個不起眼的音符,是祖國大海洋一個不起眼的水滴,可可你有沒有想過,沒有你這個音符,這個時代之曲將不完整,沒有你這一滴水,將又會失去多少滴水,所以在任何時間我們不應該頹廢,不應絕望,彷徨,而套用實力,用自信普寫屬於自己的人生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