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共成長徵文作文1000字【5篇】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讚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一條河……”每當耳邊響起這首熟悉的鏇律,心中總是盪起層層清波。關於主題作文“我和祖國共成長”的文章,小編準備了以下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和祖國共成長【1】

7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7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xx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70歲的生日。70年,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城市舊貌換新顏,我們的小家也在不斷地湧現出新的風景……

大伯來信是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因為只要大伯來信,餐桌上總會有驚喜。也是從大伯的信上,我第一次有了地理概念,我生長的這個地方叫"紹興南門外李家漊".古時城市四面有門,晨啟晚閉,沿襲下來的"南門外"就意味著我們家是住在鄉下了。

故事就從我的爺爺開始。關於爺爺的爺爺們的故事,已經不得而知,也沒有家譜可以考證,或許我們朱家曾經也大富大貴過,後又逃不出"富不過三"的魔圈,家道中落,但那已隨歷史的煙雲消散了,我只知道我們家在爺爺這輩,日子還是比較艱苦的。

按爺爺的說法,他出身在"舊社會",深受"三座大山"的壓迫,從"日本鬼子"手裡撿得一條小命,才活到今天。但日子再艱苦,生活還得繼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千年不變的古訓。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爺爺結婚了,也算是"小家""大家"共歡慶了。

結婚那年,爺爺21歲,奶奶18歲。奶奶是被花橋抬進爺爺家的,這要是在現如今,肯定是哪對青年人的創意婚禮。婚前,奶奶跟爺爺就見過一面,基本還算是包辦婚姻,時髦點叫"先結婚後談的戀愛".婚禮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為了裝個門面,爺爺還是從堂兄那裡借了一床繡花棉被和一張棕棚床,第二天就還上了。

隨著"土改"的展開,爺爺也分得了一份土地,翻身農奴高唱歡歌。婚後,爺爺奶奶接連生育了4個兒子,高興的同時,也是一筆巨大的負擔,地里那點收成難以滿足一大家子的需要。為此,等大伯9歲的時候,爺爺無奈之下,把他送到杭州去當學徒了。學徒就是替師傅幹活,師傅也是迫於生計,對徒弟相當嚴格,打罵自然是少不了的,但負責給學徒吃飽(不至於餓死的那種)。大伯還算聰明,學了點本事,進了工廠,自己省吃儉用,盡往家裡寄全國通用糧票,家裡的負擔減輕了不少。

父親排行老四,那時穿衣服流行這樣一句話,"新阿大,舊阿二,破阿三",父親估計是"補阿四",但是年紀小也有小的好處,哥哥們可以幹活了,當弟弟的自然輕鬆了許多,父親也因此成了家裡第一個"文化人",在當時集體公社辦的國小里上了幾年學。從此,家裡唯一的典籍"黃曆"便不再僅僅只是擺設。

因為住房實在緊張,父親的婚姻大事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爺爺奶奶眼瞅著我父親快奔三了,心急如焚,只好叫二伯另立門戶去了,給我父親騰出了"婚房".

父親母親的戀愛過程比爺爺奶奶的複雜得多。因為父親在當時算是大齡青年,且家境相當一般,所以要找個好姑娘相當困難。而我外婆家有四個女兒,個個都是花,就舅舅一根"獨苗",且年齡尚小,未能承擔起地里的重活,父親抓住了機會,主動為外婆家幫忙,博得了丈母娘的歡喜之後,離成功就差一步之遙了。

那一步就是當時準新娘最期盼的"三轉一響",即手錶、腳踏車、縫紉機和收音機。母親沒有要全,只希望能"辦到"手錶和腳踏車即可,那可真是"辦"的,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物質還是相當匱乏,買東西都得憑票,手錶這類的"大件"更是一票難求。爺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替我父親辦妥了終身大事。於是才有了我。

父母在生下我不久,就去了一個當時不知道在哪的地方打工,後來才知道那個地方叫"廣東",如此算來,我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留守兒童".打工的艱辛只有父母自己知道,我依稀記得的只是父母每年過年回家帶來的糖果。憑藉在外打工賺的錢,父母蓋起了兩間兩層的樓房,雖然沒有任何的裝潢,但那時看來絕對夠豪華。

之後,父母就再也沒有外出打工了,因為紹興類似廣東的工廠也漸漸多了起來。母親進了村辦襪廠,父親進了村辦型鋼廠。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工廠效益不好,父母下崗了。但憑藉良好的創業環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父母"下海"了,開起了小商品店,收益比之前的工資翻幾番,成了村里較早的"十萬元戶".

作為家裡的獨生子,作為80後,我沒有品嘗過父輩們為生計操勞的艱辛。關於小時候的記憶最多的就是玩耍和學習。"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些標語曾刷滿村子裡最醒目的位置,也刷在我幼小的心裡。我也沒有辜負父輩的期望,努力學習,考上了大學,成為了家族裡第一個大學生,爺爺奶奶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嘴,在他們看來,這是光耀門楣的喜事。

如今,我已接近而立之年。為了我的婚事,父母特地選在奧運之年,在老房子的地基上給我蓋起了一幢小洋樓。今年的國慶,在祖國70華誕之機,在爺爺奶奶金婚紀念之際,也將迎來我人生的一大喜事,算是三喜臨門。

而今,大伯已經不再來信了,因為80多歲的爺爺也已經用上手機了;大伯也不用再來信了,因為自從20xx年土地被徵用後,爺爺奶奶除了一次性領取近3萬元失地補助金外,每月還可以領取400多元的養老金,並且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即使大伯來信,地址也不再是"南門外"了,如今,中心大道從村旁經過,城鄉差別基本不復存在,曾經的鄉下已成為城市的休閒區了。

大河有水,小河滿。一個普通家庭的70年變遷,折射了一個國家崛起的歷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之際,讓我們共同許下一個美好的願望:祖國繁榮昌盛!

我和祖國共成長【2】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要祝福祖國母親生日快樂,永遠美麗富強!

70年前,很多革命先烈們用他們的汗水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和平富裕的生活,中國在中華兒女的努力下快速地發展。我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員,也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是她,讓我們有了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在祖國母親的呵護下,一天天成長。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努力回報祖國對我的培養。梁啓超爺爺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這是在告訴我們:我們想讓祖國越來越強大,重在於學習,不斷吸收知識提高自己,社會給了我們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是為了讓我們更多更快更好的學習知識。我們不能浪費時間,辜負祖國母親對我們的期望,要克服一切困難,在學習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因為只有少年強了中國才會強。

每周一,當我看到操場上五星紅旗在陽光下冉冉升起的時候,耳邊響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心中都升起了滿滿的自豪感,這就是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祖國,我們偉大的母親,我要與你共成長,讓你變得更加美好、富強!

我和祖國共成長【3】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從小爺爺就教我讀詩,尤其是陸游和杜甫的,幼時的我,自然不懂詩人對祖國的深厚情懷,只聽得爺爺將他讀得慷慨豪邁,我跟著學。漸漸的我也懂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為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核心精神。只有“大愛”才能讓中國仍然屹立不倒。不是既有“大愛”怎能沒有“小愛”呢?在家裡,我學著尊老,愛老,敬老,“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作為中國人,“根”不能丟。母親曾因兒女相互殘殺傷心哭泣,現在我們要學會“仁愛″,跟人之間要多一份仁愛,共同進步,祖國不得不成長。

現在中國較以前發達了,中國人也逐漸富裕了。但是道德卻以低下。外國的旅遊景點上竟會用中文當提示語————禁止拍照。切勿亂扔垃圾。的確也是時候改善自己的德行了,做一回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而作為學生的我也應提高修養,努力向上了。

誇誇其談,並不是愛國。作為中學生,其實在我看來,愛國要從小事做起事雖小,只要去堅持,積小成大,積善成德,逐漸我們會成為對國家有貢獻的人。知道了這些,我也開始我的“愛國”了————在教室里我擦淨了一塊塊玻璃,拾起了一團團廢紙,熱愛著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有的會為他人提供一些幫助,讓彼此傳遞著關愛和溫暖……

20xx年10月1日是中華民族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紀念日,原來,母親已經度過了七十個春秋。祖國是我們生命的搖籃,是哺育全中國人民的母親,更是一個溫馨可愛的家。我常想,作為中國人,我為有這樣一個偉大堅強的母親感到自豪。

我與祖國共成長,我在成長,祖國也會更加騰飛發達。每個人都必須走過這段成長之路,一步步向前走,才能為國獻力,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和祖國共成長【4】

因為年輕,我們放聲歌唱,哪怕五音不全,無人鼓掌;因為年輕,我們展翅飛翔,哪怕電閃雷鳴,成功遙遙!

——題記

如果說人生是五彩繽紛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絢麗的一抹;如果說人生是動靜交融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活力四射的一份。那么青春真正的價值是什麼?年輕人的路又該怎樣走?

翻開厚重的歷史,我沿著她的足跡去追尋答案。

中國,一個承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的國家。在五千年的歷史畫卷中,他經歷過繁榮,也曾遭遇過那一段段不堪回首的血淚史……

1840年的戰爭,落後的中國在西方堅船利炮的摧殘下,變得將要凋零。1842年,中國簽訂了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此後的100餘年裡,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和大批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後,嚴重地破壞了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

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段屈辱、沉痛的歷史,不會忘記圓明園的火光,不會忘記扣在中國人頭上的“東亞病夫”的帽子,不會忘記南京30萬同胞的鮮血染紅的長江。大地在呻吟,黃河在哭泣,然而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被壓垮。

虎門銷煙揭開了中華兒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國的旗幟,戊戌變法的驚雷,義和團戰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槍聲,無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不可辱,中國人民不可欺!五四運動的吶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更似驚雷劃破長空。從南昌到井岡山,從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槍打出了一個燦爛的新中國,我們這個東方巨人終於又站起來了。

轉眼間,我們的祖國已經成立70年了。這70年來,有艱辛探索,也有輝煌成就。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過去那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在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祖國已成為一個繁榮富強,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的世界強國……

祖國的偉大歷史、偉大成就讓我們感到無比激動和驕傲,我更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終於在祖國的崢嶸歲月里,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青春是一首永不褪色的詩篇,每一章都是因為祖國而迸發出耀眼的光輝;青春是一條滾滾向前的江海,所到之處的大地熠熠生輝;青春是一首激動人心的樂章,每一章都跳動著為祖國建設做貢獻的火熱心情的音符……

曾經聽說過一句話:“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作為祖國最有活力的新生一代,我們應無怨無悔地把最大的資本投入到祖國的建設當中,用我們的青春為祖國贏得更美好的明天。

所以青年朋友們,讓我們在這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展現自己的青春韶華和人生價值,不忘初心跟黨走,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讓我們的青春無悔。

我和祖國共成長【5】

五千年,風風雨雨;幾世紀,浴血奮戰;多少朝代,興衰進退;多少智慧,成就了文化的深邃。

——題記

當那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我的耳邊響起時;當那鮮紅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時;當那胸前鮮艷的紅領巾迎風飄揚時,我的心中頓時便燃起一團自豪的火焰——我是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是啊!我的祖國有著富饒的土地,勤勞的人民,錦繡的山川。這一切都來自於自然環境的優越和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傳承。

祖國的語言,燦爛、寶貴、美麗、芬芳;祖國的語言,聳立著珠峰,鐫刻著長城,綿延著崑崙,流淌著黃河。有漢魏風骨,唐宋詩章,金元曲劇,明清小說。有的皇宮鳳闕,閬苑仙葩;有的婉約濃艷,樸素大方;有的清新冷峻,典雅豪放。祖國的文化,像繁星那樣燦爛,像珍珠那樣寶貴,像牡丹那樣美麗,像梅花那樣芬芳。

我欣賞我的祖國,是因為她曾經歷多少滄桑,經歷多少的風風雨雨啊!從中日甲午戰爭到北伐戰爭,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中國這頭雄獅被侵略者一次次的打擊。然而,失敗並沒有擊退中國人堅強的信念,而是選擇了知難而退,迎難而上。通過中國人堅強的意志,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他在告訴世界:雄獅在咆哮,怒吼,中國不是東亞病夫!中國沒有被困難打倒!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我們開闢了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了獨立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綜合國力的持續增強,使中國具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也將實現。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人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其中湧現了很多優秀的共產黨人。王進喜幫大慶油田打出了第一口石油,他贏得了“鐵人”的稱號,以他為代表的那種艱苦創業精神也被譽為“鐵人精神”。焦裕祿為了治理泥沙患了癌症仍然堅持工作,被人民稱頌為“黨的好乾部”……

中國人堅強的意志如同民族的靈魂,蘊含著不屈的希望和力量;中國人堅強的意志是民族發展的原動力,給人們勇攀高峰的鬥志與毅力;中國人堅強的意志是一座溝通世界的橋樑,傳遞給世界溫暖與色彩。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命機體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積極追求向上的人生態度。並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學會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索取,而在於對他人的貢獻。”我們在為他人,為集體,為社會做貢獻時,就會快樂自己,提升生命的價值。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與未來。只有我們每個人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富強,達到世界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