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尊重作文加評語

尊重是人格的體現,尊重是自我謙虛,尊重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尊重是我們彼此的追求。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關於尊重作文評語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關於尊重作文加評語一

有人說,尊重是一壇上等的女兒紅,未飲其酒就已先聞其香;有人說,尊重是一株芝蘭,清香四溢,感染你我他;也有人說,尊重是一杯清茶,只有真正懂它的人才能忽略它的寡淡,品出它深處的熱烈;我說,尊重就是空氣,無時無刻都不能逝去它。

但是,不知是從何時起,“尊重”這個詞竟一點一點地從我的腦海里消失了,直到有一天——

那天,我和幾個夥伴走在路上,說說笑笑,不亦樂乎,青春的朝氣在我們的舉手投足間蓬勃,陽光灑在我身上,暖暖的,有點飄飄欲仙。然而,就在這時,走來了一位環衛工人,她看上去很年輕,頭戴一頂涼帽,身穿一套略有泥漿的桔紅色制服,手上戴一雙因污垢而有些發黑的白手套,拿著一隻黑色塑膠袋,在草叢中尋找著什麼。我看著她,一臉不屑地大聲對夥伴們說道:“哼,看來還真得好好學習啊!要我到大街上撿垃圾,我非得羞愧而死。”“不,要是我的話我直接撞牆了!”小秋似乎很贊同。“哈哈哈……”我誇張地笑了起來。

那位環衛工人的手在空中停了一下,很快又垂了下去。她抬起頭盯著我,壓得低低的帽檐讓她的眼睛很深邃,仿佛永遠也看不透。我也微微昂起頭,不甘示弱的盯著她,只見她的嘴唇稍稍動了動,好想要說些什麼,但是她什麼也沒說,只是向我撇了撇嘴,意味深長的看了我一眼,又低下頭,繼續尋找著垃圾的蹤影。“哼”我冷笑了一聲,心裡卻覺得不是個滋味——我在她的眼神里,明顯看到了一種尖刻的諷刺。

我和夥伴們走在路上,眼前不斷地浮現著那位環衛工人鄙夷的神情,頓時覺得胸口蒙蒙的,像有隻髒兮兮的蒼蠅在胸腔里嗡嗡飛轉,我突然感到後悔了,我後悔自己竟如此狂妄的將別人的尊嚴踩在腳下!

方圓老師說:不要去無知地嘲弄別人,不要去膚淺地歧視別人。一個人若總是送給他人奚落,終將失去自己的尊嚴。是啊,一個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要么是因為無知,要么就是缺乏教養,想想看,究竟是誰失掉了寶貴的尊嚴?是我,幼稚的我。

康延說:尊嚴是山,尊嚴是水。我總叫囂著要得到尊重,要有尊嚴,卻沒有發現只有尊重才能換來尊重;只有自己不笑別人,別人也不笑自己才叫做有尊嚴。

我突然好想向那位環衛工人道歉,我要告訴她:“謝謝,因為你,我明白了什麼是尊重……”

尊重是相互的,你付出多少,別人就給你多少,就好像空氣,吸進去了還要再吐出來。

從那天起,我真正的學會了尊重。

批改評語:這篇敘事作文圍繞“尊重”一詞展開敘述,事例敘述得生動具體,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點,可見你是個生活的有心人。文章來源於生活,因此語言雖然不怎樣優美,但卻真實,寫得入情入理。 全文語言流暢,行文舒展自如,自然灑脫稱得上是一篇較成功的之作。

關於尊重作文加評語二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但想被尊重,首先就得先去尊重別人。常言道“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當你與別人初次見面時,你應該主動問好,對方也會以禮相待,對你一見如故。一個人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無疑是人生的一種肯定。無論什麼人,當他深切地感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激發起一種強烈的尊嚴感和責任感。可以這么說,對一個人充分的尊重,就是對他人格的看重和價值的認可。

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現象還是屢見不鮮。特別是有些人把金錢和權勢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該受尊重的標準,那些高官、款爺被敬若如神,而一些低收入者,如下崗工人、清潔工等受到歧視。這種思想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金錢決定一切”的觀點又有何異呢?如果不儘快摒棄這種觀念,會嚴重阻礙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同樣,誰自重,誰就會得到尊重。馬克思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

願我們的生活多一點尊重這種調料,那我們的社會生活將更加有滋有味!

批改評語:論證手法單一,論證缺乏層次條理,論述語言無感染力,論述不深刻

關於尊重作文加評語三

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友好的動作,都能表現出我們對他人的尊重。 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有一位外籍教師到學校的圖書館參觀,他剛進去,就紅著臉出來了——原來他的皮鞋走路聲音太大,干擾了同學們學習,接著,他做出了一個不合常理的舉動——把鞋脫掉,光著腳進去。校長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校長也經常到圖書館巡查,每次都一邊交談一邊走,每到之處的學生都得抬頭看看發生了什麼事,他從不覺得這樣會擾亂學生學習,這給校長深深的上了一課。這舉動看似不合常理,其實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他人的尊重。尊重,是一縷春風,一泓清泉,一顆給人溫暖的舒心丸,一劑催人奮進的強心劑。 有一個寺院的長老,精通做大餅的技藝,做出來的大餅又香又甜,生意很是興隆。有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也來買大餅,長老親自挑選了一張大餅,送給乞丐品嘗。乞丐很是感動,吃完後掏出身上僅有的三文錢交給長老,長老居然收下了。徒弟們很奇怪:既然是施捨,為何還要收錢呢?長老說:“難得他這么有上進心,所以要收下這三文錢。有了這份自信心的激勵,他將來必定能成大器。”徒弟們都不以為然。時隔多年,有一個商人特地來感謝那位長老,而他就是當年那個買大餅的乞丐。這就是尊重的力量。“對別人不尊重,首先就是對自己不尊重。”愛加上寬容加上理解,就匯成了一個博大的海洋,這個海洋就叫做“尊重”。人們在這么一個博大的海洋里生活,享受著身心的愉悅,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蹟。人門生活在這裡,可以沒有心靈的隔閡,可以沒有交往的障礙,大家互相尊重著彼此。

批改評語:本文以“尊重”為論題,篇幅短小精悍,結構嚴謹自然。文章首句點明論點。簡潔精練。接著作者舉出兩個實例,外籍教師怕影響學生的閱讀把鞋脫掉,長老收下乞丐的三文錢。結尾作者表達心聲,希望尊重就在彼此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