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作文帶評語精選

學生在每篇作文上花了很大的功夫,而教師在作文評語上下的苦心也不少。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記事作文帶評語精選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記事作文1

古代詩人陸游的日記

我是陸游身邊的一隻小鴿子,可那討厭的史學家卻從沒提及到我。其實,我是常見陸游的“人”,我看到他寫的每一句話,每一首詩,以及他那真切的愛國情懷……

公元x年y月z日

主人(陸游)今天的心情不是很好。他睡不著覺,天剛亮就走出了籬門外。外踱步菜畦間,主人仰望蒼天,無奈嘆息。水,在他腳下急急地流淌,不知能否沖走憂傷;山,堅強地站立在村莊四方,不知能否阻擋悲傷。主人注視南方,像在盼望,又似等待。許久,他搖頭嘆息,忽地,又高聲長呤:“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說完後,主人又回到了房中,舉筆揮毫。我探頭望去,只看見11個大字——“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公元α年β月γ日

看厭了京城中走狗的嘴臉,主人決定出去旅遊一番,地點便是小西村。他帶上了所有的家人,我也有幸伴隨。主人的心情特別好,他說他仿佛又看見了祖國原來的風貌,人們最初的鄉情。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儘管途中差些迷路,但大家依然找到了出去的方法。最後,我們在一家農舍中落腳。好客的鄉民端來了清口的臘酒,雖不美味,卻別有滋味。主人一時詩興大發,取只木棍,在地上寫下:“莫笑農家脂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好一個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旁邊的一位文人墨士連聲稱讚,然而主人的表情卻略顯凝重。

公元A年B月C日

主人已經年老力衰,又經一場大病,身體折騰得不行。他躺在床上,喉嚨已經嘶啞得發不出聲音來,但他仍打著手勢叫來了他的幾個兒子。雙手顫抖地遞給他們一張遺囑,我撲著翅膀過去看,上面工整地寫著《示兒》:“死去原知萬事宜,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待我們看完,主人已經與世長辭,我掩著面哭泣……

轉眼間,幾個世紀飛逝。一代又一代的無數愛國志士,用他們自己的生命推動著中國的前進,為我們獲得了民族偉大復興的榮耀。

我——一個從鴿子變為人的女孩,上學的第一課就是《我愛祖國》。此後,每上一課有關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課文,我都會想起陸游的詩,我都想吶喊一句:“起來,中國!前進,中國!”

評語

有一定的想像力!

記事作文2

夜色下的對話

天剛黑,我便打開了節能燈、電視機,坐在空調房裡看起了電視劇。

“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呀!”爺爺在一旁感嘆道。

“啊?現在的小孩還幸福?上完課還得補習,好不容易放假了,還要上業餘班,除了晚上睡覺,什麼時候不在學習?累都累死了,還幸福?切!”我在一旁不屑地說道。

爺爺搖了搖頭,微笑著說:“那你知道我們是怎么過的嗎?”

我疑惑地搖了搖頭。

爺爺說:“我們那時候哪來的節能燈、空調呀,住的是茅草屋,幾乎家家都用煤油燈,誰家有一盞白熾燈、電風扇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更何況,我們這地方窮,連電都還沒有通,哪來的燈喲。”

“啊?那你們夏天,晚上的時候怎么過呢?”我驚愕地問。

“晚上就用煤油燈照明,夏天嘛,就在外面放張竹床,躺在竹床上乘涼。那時候連蚊煙都買不起,更別說現在的什麼滅蚊器之類的東西了,只有一邊用扇子扇,一邊用手趕。我們小時候,家裡窮,沒錢念書,只得在家做活。我7歲就開始學著做農活:放牛、打豬草、栽秧、割稻……什麼沒幹過?家裡人又多,我是老大,就得當家。記得有一年啊,快過年了,家裡實在沒錢了,你奶奶回娘家借了三塊錢,買了年貨,還剩一些……”

“啊?三塊錢,沒搞錯吧?”

“你以為呢,三塊錢就不可以過年啦?”爸爸聽見了我們的談話也插了進來。

“三塊錢過年?也太假吧,三塊錢我最多買幾袋零食好不好?過年買年貨還用不完了?”我搖了搖頭。

“你以為那時候像現在一樣?”

“就算不是,但也不至於那樣吧?”

“那時候錢可比現在值錢多了,三塊錢已經相當於現在一百多快錢了,而且那時候家裡都不富裕,哪有閒錢買些亂七八糟、雜七雜八的東西啊!最多不過買些小菜,稱一點豬肉,撈一條魚,再買些過年必需品像門對子一類就可以了。”

“啊?那點菜,夠吃嗎?”我更加驚愕了。

“誰敢吃呀!一條魚從大年三十端到正月十五,誰敢動筷子喲。”爺爺接口說道。

“大年三十端到正月十五?那不發霉了嗎?還能吃嗎?”我瞪大眼睛問道。

“那時候,就算發霉也是人人搶的寶貝,誰還捨得倒掉的嘍!”爺爺頓了頓繼續道:“現在生活好了,人們的口袋鼓了,過年也一年比一年能鬧騰了。吃的東西多了,吃不掉就倒掉了,也沒誰可惜。唉,浪費呀!”爺爺站起身來,拍了拍衣服,一邊走向房間,一邊感嘆道:“世道真是變了啊!”

是呀!變了,我家的生活變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這不正折射出我們的祖國國力變強盛了嗎?

評語

作文內容很好,語句通順,套用了對比的手法,詳細的寫出了“黑夜的對話”,不過,應把人的說話時的形象描寫出來,那就更完美了!

記事作文3

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未來。——題記

在老師和父母的眼裡,我聰明、頭腦靈活。但也有個缺點,那就是不細心,經常丟三落四。對我這個缺點,媽媽不知說了多少次,可是她說歸說,我就是沒想過要改。我覺得,這不是什麼大毛病,東西丟了再買就是了。而且我還自我安慰說:誰能沒個毛病呢,只要大事上細心就行了。

媽媽生氣地說:“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啥時壞了大事就知道了。”

我吐了吐舌頭,轉眼就把媽的教訓忘到了腦後,依然做自己的“馬大哈”。

沒想到,還真讓媽媽說著了,我的這個毛病終於壞了大事——

去年的中考,我竟然忘了帶准考證。直到被監考老師堵在了考場門外,我才發現這個嚴重的不能再嚴重的錯誤,豆大的汗珠還有淚珠在我臉上交流齊下。等到媽媽拼了命地將准考證送過來,我急得都快暈過去了。儘管監考老師一再安慰我。但考前出的這場事還是影響了我那一科的發揮。最後,終於因為那一科考得太差,影響到總分,我嚮往的重點高中與我擦肩而過。分數出來後,老師同學都替我婉惜。我像被霜打的茄子一樣,任憑媽媽怎么數落,也不吱聲了。

不得已,我回到了原來的學校複習。老師跟我講了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陳景潤曾經不太關注語文,因為他是搞數學的。但就是因為這一點,他著名的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推遲了很多年才發表。因為他剛開始寫的論文,總是達不到發表的標準。在推遲的幾年裡,他研究的課題幸虧沒有別的數學家推導出來,否則,他多年的心血將會因為書面語言表達的缺陷而白費。經過老師的一番教導,我對我的毛病有了徹底清醒的認識,原來,一個人的習慣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啊。在重新複習的整整一年時間裡,無論做任何事,我都告誡自己要細心。

如今,我終於改掉了馬大哈的毛病,養成了細心的好習慣了。

評語

文章寫自己丟三落四的毛病,通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教訓,表達了壞習慣會壞了大事這一題旨,也就突出了養成好習慣的必要性。文章敘事清楚,寫自己的滿不在乎與考場外的焦急,真實而生動,令人難忘。寫老師講陳景潤的故事,進一步說明習慣決定未來的觀點。文章兩個事例,一實一虛,一自己一名人,支撐了觀點,很有說服力。文章語言平實,沒有什麼精彩的哲理句,沒有多少華美的詞藻,但因為寫的是真情實感,是切膚之痛,評為佳作便是情理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