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教師怎樣寫教學反思

華東師範大學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經常對自身教育行為進行反思,教中學,學中教,是教師從“經驗型教師”走向“反思型教師”,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語文是基礎學科,更應該重視教學反思。

那么,如何寫好國中語文教學反思呢?下面談談我的認識。

(1)寫自己成功的經驗:指及時記下好的教學方法、課堂結構、手段措施等。

我們可以反思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套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比如我教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時,引導學生推敲那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我緊扣“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一句設疑引導:作者的眼淚因何產生?作者又為何已這句話結尾?這首詩又怎樣與抗戰初期的時代背景緊密聯繫?這樣,啟動學生的審美想像,學生比較深入地把詩的內容互相聯繫起來,對詩歌的主題也有了深入的理解。課後,我高興地把這些感覺記錄下來,反思成功之處:語文課堂點撥就要力求點撥出語文味道來,把學生引向語文深入審美閱讀的軌道,真正使學生嚼出一點語文味道來,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2)寫自己的教學缺憾:指及時總結失敗的教訓。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我們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我們要收集各種教學“病歷”,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我在一個班教馮驥才的《珍珠鳥》時,我把讓學生們發現“我”與小珍珠鳥親近的過程作為這節課的重點,如果同學們能很順利地找出這個過程,那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會水到渠成,課堂教學也會很順利。我在進行這一個教學環節的時候,自己講得多,引導得多,確實把教學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體現了我的“主導”地位,但是卻沒有放開手腳讓學生們自己去思考,而是根據我的思路來整理,由我來總結。課後冷靜反思,覺得這一部分內容,如果讓學生細讀,是完全能夠自己概括出來的,讓學生自主完成比老師的強硬灌輸要好得多。

後來,在另一個班,我便主動的讓學生自己去細讀,自己去概括,效果果然更好了。由此我發現去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教學反思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

(3)寫教學中偶發事件的處理:指及時記下偶發事件應變處理的案例。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我們學校初一學生要學習國小六年級內容,我在教學《嚮往奧運》一課時,對偶發事件的處理的重要性深有感觸。在備課時,我特別認真地查閱資料,特別是北京申奧成功的有關資料。本以為自己對這課相關的內容了如指掌,卻沒想到,一個學生不經意間提出的問題卻狠狠地“教訓”了我。

在學習第五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自瀆並提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本想到孩子們會提出“奧運的五環”代表什麼意思或其他一些句子的含義,沒想到一個學生站起來問:“老師,布勃卡、德弗斯、劉易斯、埃文斯、索托馬約爾、奧蒂、吉普凱特、莫塞利,這些運動員都是哪兒的?他們參加的什麼比賽項目?”我心裡大吃一驚,這孩子怎么提出這樣的問題!說實話,中國運動員我的了解還比較多,至於課文中提到的外國運動員,我只知道布勃卡是俄羅斯撐竿跳運動員,瓦爾德內爾是瑞典桌球運動員,而其他的外國運動員有的我連名字都沒聽說過,非常不熟悉,這可讓我怎么回答呀!當時真的羞愧極了,記得很清楚我是這么說的:“如果同學們有興趣,咱們可以上網查閱,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了解你心中的疑問。”那時,我已看出了這個同學很失望,我也非常慚愧。

課後,我進行了反思,深深的認識到:現代語文教育需要老師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但是人無完人,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擁有所有知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知識不足。作為一名教師應本著嚴謹的教學態度,培養學生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特別要著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當教師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問問學生,求得學生的幫助,體現了對學生和尊重,這樣也有利於打開學生思維之門,老師和學生的知識得到了互補,老師得到的是書本上看不到的知識,而學生則受益更大,不但獲得了一定的理論知識,而且增強了自己的自信心。

(4)寫學生的新見解新思路:指及時記下學生獨到的思路和見解;或者記下學生有價值的疑問及產生問題的根源。

語文課堂教學過程過就其自身而言,就是師生心靈的共同交流與溝通的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在課文《皇帝的新裝》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們討論最喜歡哪一個人物,並說明理由。學生大多是喜歡文中的小孩:在大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敢說真話的情況下,他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我正準備進行下一個環節,討論“你不喜歡誰,為什麼?”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我最喜歡的人是兩個騙子。”我大吃一驚,按一般人的理解,那兩個騙子應該是大家批評的對象。不過,我還是很有耐心的追問:“為什麼?你喜歡他們什麼呢?”這個學生回答:“我認為騙子只是針對皇帝的貪圖享樂,不理朝政,設下騙局,以毒攻毒,希望皇帝改過自新,治理好國家,他們的目的是好的。”學生們議論紛紛,但我很高興,藉機讓學生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課堂效果很好。

課後,我進行了反思並把學生的新想法、新見解做了記錄,更深刻地認識到:語文課堂,要充分尊重所有人的意見很不容易,作為老師,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代替學生,不能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走。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思想,重視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5)寫同事間交流的心得: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

總之,我們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要把“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並對自己成功經驗進行總結整理。長期堅持有針對性的反思,就會避免人云亦云,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就會得到不斷提升,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更加生動、精彩。只要能夠堅持這樣做,就能使自己對教學具有獨特的見解,形成教學的個性化。 

桃花源記的教學反思

文言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擯棄陳舊思想,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呢?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我也在不斷的探索。有幸代表我扣莊鄉參加本年度優質課活動,感慨很多,下面我把《桃花源記》的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我在設計《桃花源記》第一課時的時候,打算從這幾方面入手:1、課前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了《夢入桃花源》的歌曲。看著同學們入神的表情,應該是效果不錯;2、檢查預習的環節中,我讓學生查找作者的相關資料,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本篇文章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陶淵明,查找作者的相關資料是很有必要的;3、加強文言文學習的語感,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的示範朗讀、學生自己的大聲朗讀、學生的示範讀教師加以指導,這些環節我認為還是非常有必要的;4、整體感知內容的環節老師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問題,如時間?地點?人物?身份?最概括的語言概括事件?這個環節的設定我有些茫然,不知道是提還是不提?5、第一課時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梳理課文大意,文言文教學學生最感枯燥的往往是疏通文意環節,對於基礎相對較弱的學生更甚。若老師指定學生翻譯,要么啞口無言,要么不動腦筋拿著參考書照念;若以老師串講為主,學生便無所事事,亦不願主動記筆記。對於這一問題,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想法走出困境。我就充分利用小組學習的優勢,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課下注釋翻譯第1、2段,然後各小組在質疑相關的字詞句,教師加以點撥,設定此環節的目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但效果沒有我想像的那樣好,學生活動還不夠積極。6、本文的重點就是感悟桃花源的環境美、生活美,體會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我先讓學生感悟桃林美景,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居然沒有舉手,出示了桃林的圖片,才有一個同學妙語連珠,描繪了桃林美景。再次感悟桃源的美及感情時,我認為這是較難的,並且是教學的重點,就設定了合作探究的環節。但學生的掌握情況看,桃花源的美這個問題可以不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個問題偏難,可以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為了進一步的啟發引導,我也出示了相關的圖片,但這些圖片所起到作用不大,我又在黑板上畫了桃源美景圖,但由於水平有限,畫畫的效果並不是很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時,啟發引導她們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去分析理解。還沒用我去啟發,學生就很順利的回答出來,(可能是他們已經講過的原因)7、在拓展遷移的環節我讓學生暢談現在美好的生活,但由於講課剩下的時間已經很短,只讓一個學生來回答,這裡缺少過渡語,“我們已經過上了桃源般和平寧靜幸福美滿的生活,”8、由於課堂時間後半節課比較緊張,學生配合又不是很好,複習鞏固的環節丟掉了,這也是本節課最大的失誤!

總之,我想這節課突出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但由於駕馭課堂的能力還不強,顯得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教師各環節的銜接語言、教師心理素質較差,如當學生不配合時,教師有些慌張、啟發引導還不夠到位、教師基本功還不夠紮實,如毛筆字書寫及繪畫還不夠好等等。

“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把課堂的細節做好,在平時的教學中,調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