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心想才能事成”升格指導:選材與組材

【題目】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一些籃球水平基本相同的學生分成三組,進行不同方式的投籃技巧訓練。第一組:20天,每天練習投籃,天天記錄,但順其自然對每天的練習不提任何要求;第二組:時間同上,只要求每天花20分鐘的時間想像投籃,投籃不中時,要求在想像中對此做出相應的糾正;第三組:只記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成績,但在其餘時間不再作任何要求。結果,第一組進球率增加24%,第二組進球率增加26%,第三組基本沒有改變。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意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全國名校大聯考XX—XX學年度高三第一次聯考作文題)

【寫作指導】這是一組事實對比類材料,包含三組學生不同要求、不同做法得到不同結果的對比,其中第二組和第三組反差較大,可視作對比關係;第一組比較中性,可以參考。也可以忽略。

對待事實對比類材料,需綜合採用“比較異同法”和“以果溯因法”兩種方法來審題。材料中第二組訓練效果之所以比第三組好許多,這是因為第二組訓練有明確的要求,“要求每天花20分鐘的時間想像投籃,投籃不中時,要求在想像中對此做出相應的糾正”,由此,可以從以下角度參考立意:

一、根據有無要求的差別,可以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第三組之所以沒有長進,是因為在訓練過程中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第二組正是因為有了明確的要求,所以長進最大;第一組的要求不是很明確,但每天的記錄具有暗示性,所以也取得較大的長進。聯繫工作、學習中的管理,也應提出明確有效的要求,也應該建立規章制度,而不能放任自流。

二、根據要求的具體內容,可以談用“心”方能事半功倍。第二組的長進優於其他兩組,主要取決於每天20分鐘的想像投籃和“投籃不中時,要求在想像中對此做出相應的糾正”,說明在訓練過程中,用“心”的重要性。推而廣之,要想取得成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須用“心”。

【原文】心想才能事成

湖北宜昌市三峽高中 於來欣

心想才能事成,敢想才會敢做,世間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胸有謀劃,事前先有完善的計畫,做起事來才能稱心如意。無心者常事倍功半,碌碌無為;有心者方能事半功倍,少走彎路,順利抵達成功的彼岸。

心中多一份預期,前方多一條道路,敢想才敢做,倘若心中連想法都沒有,遇到困難就放棄,不去多想一想其它方法或途徑,困難就永遠不會解決,前方那塊攔路石永遠不會消失。心中總抱有一份成功的期望,是對自己充滿信心的鼓勵;避免俗套,敢於創新,心中新奇的想法也許就會成為你進行的另一條路。倘若沒有愛迪生對發明電燈的渴望,對光明的嚮往,又怎會有如今萬家燈火,夜如白晝的景象?倘若不是人類有飛翔的欲望,又怎會有太空站的建立,阿波羅登月的壯舉?是對未來的一種預期,一種渴望推動人類不斷追求,不斷進步。

心中多一份計畫,路上少一條溝壑。每個新學期的到來,我們都會制訂學習計畫,向下一個目標邁進。計畫之下必有方向,長時間的行走容易迷失方向,然而有了計畫,心中便多了一幅地圖,每走一步看一眼目標,激起奮進的烈火;每行一里校對方向,及時回到正軌。每次失敗之後,總結教訓,制訂一個針對不足的計畫,才不會讓總結流於形式,在實踐中吸取教訓。

心中多一份反思,途中少一些同樣的錯誤。人生旅途犯錯誤是難免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應該“吃一塹,長一智”,犯錯之後,心中應該反思,思考為什麼會錯,怎樣改正,不能“吃一塹”而不長智。同樣的錯誤犯許多次,那是“心”的缺失,有心之人豈能對絆倒自己的絆腳石不提高警惕?反思能讓我們識破一個個困住過我們的陷阱,反思能封鎖一條條讓我們迷失過方向的岔路,反思能打開一扇扇通向成功的大門。

人生之路很漫長,前路不可知,後路不可退,困難一道道,艱險一重重。面對前方未知一切,我們有一顆跳動的心,它是我們戰勝困難的法寶,面對艱險的武器——多用心想,成功就在前方。

【升格指導】這篇習作有兩大亮色:一是緊扣材料主旨,化用俗話“心想事成”,提出“心想才能事成”的論點,新穎準確,並以問題“為什麼”拓展思路,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心想”為什麼能促進“事成”,切合題意;二是文章思路清晰,並列式的結構一目了然,層次清楚。

這篇習作有兩處硬傷:

一是內容比較單薄,尤其是缺少例證;

二是沒有概述材料或照應材料。新材料作文不同於話題作文的地方:話題作文的材料是為了引出“話題”,作文圍繞“話題”範圍展開,材料可用可不用;新材料作文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既是說要從材料中提煉觀點,就應該最好概述一下材料,分析一下材料,完成從材料到自己的文章觀點的過渡,讓考官明白你是現場根據題目材料立意寫作,而不是宿構套作的。

【升格後的作文】心想才能事成

湖北宜昌市三峽高中 於來欣

我們常常說“心想事成”,但人們往往只把它看成主謂關係,所以最終只能讓它成為一種美好的祝願。其實這四個字還隱藏著一個秘密:“心想”是條件,“事成”是結果,只有“心想”,才能事成。認識到這一層,這四個字就不再只是一條祝福語,而是一個通向成功的重要秘訣。

“心想”想什麼?包括三個元素:一是目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想法”;二是計畫,即達到目標的方法和步驟;三是反思,即在執行計畫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矯正自己的方法和步驟。

正如材料中的第二組學生,他們每天要花20分鐘的時間想像投籃,這實際上是在強化自己投籃的目標、方法和步驟;投籃不中時,要求在想像中對此做出相應的糾正,這其實是在對投籃的方法、步驟進行反思和矯正。如此“心想”於前,訓練於後,邊練邊想,邊想邊練,最終獲得了很好的回報:他們的進球率上升最快,增加了26%。

心想才能事成,奧秘何在?

心想讓心中多一份預期,前方少一份迷惘。愛迪生只受過三個月的學校教育,著名女歌手舒曼•海因克當初拜訪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指揮時,因為相貌平平,被勸回家做個縫紉女工。然而對成功的強烈欲望和預期,使他們遇到挫折時不迷惘,堅定地戰勝了這些不利因素,在事業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功。由此可見,心想才能目標明確,信念堅定。

心想讓心中多一份計畫,路上少一條溝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計畫,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目標。例如每個新學期到來時,我們都會制訂學習計畫,向下一個目標邁進。長時間的行走容易迷失方向,然而有了計畫,心中便多了一幅地圖,幫助我們激起奮進的烈火,校正前行的路徑。所以說,心想才能計畫周密,少走彎路。

心想讓心中多一份反思,途中少一些同樣的錯誤。當美特斯邦威開發外部市場氣勢如虹的時候,內部人事問題卻越來越大,最後管理層幾乎全部出走,只剩周成建一個“光桿司令”。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周成建深刻反思,改變了自己當初“職業經理人不適合我的要求”的結論,認識到“我沒有做好決策者的角色,未與職業經理人創造默契的合作方式”。經過反思,周成建沒有再犯同樣的錯誤,讓美特斯邦威重新走上興盛之路。可見,反思能幫我們識破一個個陷阱,反思能幫我們避開一條條岔路,反思能幫我們打開一扇扇通向成功的大門。

人生漫漫,艱險重重。面對前方未知的一切,我們應該像實驗中的第二組同學那樣,學會“心想”,善於“心想”,成功就會在不遠的前方。

【點評】這篇習作有兩大亮色:一是緊扣材料主旨,化用俗話“心想事成”,提出“心想才能事成”的論點,賦予俗話更深刻的含義,並以問題“為什麼”拓展思路,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心想”為什麼能促進“事成”,切合題意,內容充實,照應材料嚴密;二是文章思路清晰,並列式的結構一目了然,層次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