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聯考作文命題將體現三種關係

人與自然的關係

大自然對人類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給了人類生存的物質能源,帶給人類心靈上真正的舒坦,帶給人類視覺上的和諧,無論今天和未來,人類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頭頂上掛著朵朵白雲的藍天。不止如此,人類最初接受的啟蒙教育也是來自於大自然。對於人類而言,大自然的賜予太多太多,惟有時時感恩,不斷反思,才會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與自然的關係一直就是聯考命題的方向,XX年重慶作文題目“在自然中生活”及浙江作文題目“觸摸城市”或“感受鄉村”,很明顯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強調的是,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奪!在自然中保有心靈的清純和快意。那么,對XX年考生來說,這是應該值得關注的問題。

 人與社會的關係

人是社會中的一份子,人類的活動是離不開社會的。所謂文以載道,文章合為時而作,那么,聯考作文命題方向亦如此。關注社會,關注熱點時事,必然在作文中體現出來。XX年四川作文“堅強”,上海作文“他們”等,應該看成是與熱點關係緊密的題目,體現出現實的主題思想。近年來有關留守兒童、農民工問題、獨生子女問題等一直都是一個熱點,一直深受關注,特別是XX年我國發生的重大事情特別多,如南方大雪災、聖火大傳遞、火車大碰撞、汶川大地震等事件……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視野放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去關注這些事件;如果我們只是把文章角度放在寫“古人”,滿篇全文與“古人”對話這些方面,怎能體現出對社會的關注?又怎能體現出對未來的想望?所以,考生如果希望在作文方面獲得好成績,除了有紮實的語文知識功底和寫作技巧之外,還要對國事家事有深刻的認識和透徹的了解。遠離現實、比較虛的題目,恐怕不是聯考試題所需要做的。

自我與他人的關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XX年部分聯考作文命題思路呈現出一種“換位”思考的趨勢,從過去過重強調關注自我這一角度,轉向於要學會關注他人。當然這並不是說只關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沒有絕對化,而是一種思維的轉變,但這種轉變,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XX年天津卷“人之常情”、安徽卷“帶著感動出發”、湖北卷“舉手投足之間”、廣東卷“面對第一次,不要輕易說‘不’”等,談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注重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引導學生關注自我與他人,引導學生全方位關注人性,考查考生對人的生存態度、生命質量、心靈世界等精神生活與審美體驗的認識,體現出強烈的人文關懷,人文關懷可以說是聯考作文的主鏇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