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作文的誤區

如果仔細翻翻北師版語文教材,不難發現最近這幾年想像作文的訓練呈上升態勢,幾乎每一冊書里都有“我想像中的…”這樣的題目。然而這類作文孩子似乎還感到比較好些,拿到題目不發憷。

但我卻從孩子們的作文中看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這類文章在有意無意中肯定著孩子們的“吹牛”惡習。(這當然是我自己的一家之言。)比如寫“我想像中的鳥”我們班的孩子有的寫“我想像中的鳥,可以打不死,羽毛如鋼鐵般堅硬!”有的寫“我想像中鳥兒羽毛可以反彈子彈,殺死企圖傷害他的任何人!”很多作文都是這樣,讓人不由得擔心這樣的空想到底會把孩子引向何處?

今天看程紅兵老師的一堂想像作文實錄。感受頗多。

程老師在黑板上出示相形字“山”和“水”,問孩子這是什麼?孩子當然答“山”、“水”。程老師卻說:“真聰明。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老師不是表揚,而是批評。”然後在黑板上話了一串波浪,再問孩子這是什麼?孩子們有的答波浪,有的說是海,還有的想到了繩子、蛇、人的思緒、腦電波、心電圖等等。然後程老師才讓大家來了解什麼是想像,想像有什麼特點。

想像是人腦對記憶中的表象進行創造並創新形象的的過程。想像可以利用事物間的相通、相近、相似或者相反的關聯,豐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可以根據已有的經驗和認識,對未來進行想像;可以大膽虛構,超越時空,突破現實生活的限制。但絕對要合乎生活常理,要合乎邏輯。

接著他讓學生們就三角形、圓形和矩形這三個給定圖形,發揮想像,創編故事。孩子們的想像真是異彩紛呈,讓人不時驚嘆。有說這就好比人的一生的三個時期,年輕時像三角形有楞有角,隨著年齡漸長稜角被打磨,成了矩形,後來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成了圓滑世故的圓形。有說三角形代表銳意進取的改革派,圓形代表兩面派,而矩形代表的卻是穩健派。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思維是活躍的,我們的思想仿佛一批沒有韁繩的奔馬,盡情馳騁,但又腳踏實地。

而我們的孩子們呢,他們似天馬行空的神侃,一通信口地編造之後,卻讓人有摔下雲頭的不實在之感。

那么問題在哪裡呢?

我仔細回憶我們的孩子所寫的那些想像作文:我想像中的鳥、我想像中的馬……

突然間似乎有所發現。我們讓孩子盡情想像,但我們又不自覺地給他們想像的思想繫上一根繩子:你只能想鳥、想馬……讓你想鳥你就想鳥,讓你想馬你就想馬!孩子還未展開想像,思想就已經被戴上鐐銬!

而鳥和馬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入住是在看圖識字的時候就開始的,他們具體而又生動,我們卻還要讓孩子們發揮想去再創造這些生靈,就他們的閱歷來說改變外觀是不可能了,那就只有神話它們的能力了!於是一個比一個會吹,鳥兒們、馬兒們漫天飄,看了讓人心驚肉跳。

如此虛誇下去,我覺得健康成長可能要成美好的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