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從“說”開始

學生讀寫能力各不相同,主要的影響幾乎來自家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過早地把注意力轉向對幼兒讀、寫、算的繁複訓練上,(個別幼稚園為迎合家長,讓幼兒套上考試的沉重枷鎖)忽略了對幼兒進行口語的有序訓練指導,扼殺了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壓抑了他們敏銳的洞察力。

如果我們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儘早開始,他們就會掌握足夠的技巧去克服寫作焦慮)就引導他們“寫作”,當然這種寫作,並非讓他們正襟危坐,在紙上留下點什麼,而是讓他(她)“說”。一旦孩子學會了說話,就要求他講述正在發生的事,回顧已經發生的事。盡力對孩子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現出極大的關注。促使他們保持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行為習慣,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這些都是學校教育的基點。哈拂女孩劉亦婷的母親深諳此道。在亦婷讀幼稚園時,她就訓練女兒每天“發布新聞”講述幼稚園里發生的各種事情。經常練習,小亦婷變得會看,會想,會說了。毋庸諱言,這個過程漫長而艱澀。

當孩子從生活中取材,並讓他為之感動時,他們才能說好,將來也才能寫好,而無需東拼西湊,閉門造車,那些“正確的廢話”、“莊嚴的假話”、“騙人的大話”才會從作文中消失。

別讓作文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從現在開始,從“說”開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