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香為話題的高中作文900字

書,有著春天裡那樣的溫暖,總能散發著縷縷清淡的書香,那樣沁人心脾,如磁鐵一般誘惑著我們。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書香的高中作文,僅供閱讀!

一抹書香

文字之所以比煙花更璀璨,是因為,我可以看著它在光滑的紙頁間靜靜鏇舞,演繹出永恆,淺吟低唱歲月的鏇律。

——題記

讀書,在絢爛的春天。沒有人會否認春天的溫暖和浪漫。讀你,就像讀一個五彩的春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當百花齊艷,百鳥爭春,在書的海洋里,我尋找甜美的神秘,當一本秦文君的《男生賈里》握在手裡,我想沒有人會拒絕它的甜蜜,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波瀾萬丈的人生,但它卻讓你情不自禁地和書中的人物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走過甜蜜的青春才華。讀一本書,就像讀一個溫暖的春天,讓溫暖照亮你的心窩!

其實,我小時候並不喜歡讀書。那白的發澀的紙上乾巴巴的印著黑烏烏的字。上面儘是我看不懂的文字。成天到晚的“之乎者也”早以使我頭暈腦漲。我厭惡讀書。認為這是無用的。所以我看到書就頭疼。心想:“如果沒有書,世界多美妙啊!!”

長大後,我經過學習了解到知識的重要性。從此,我便愛上了書。讀書是跨越時空的邂逅。在書中,你可以和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欣賞神仙意境界的壯麗美好,可以和李清照共賞綠肥紅瘦,和她在荷花中泛舟;你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橋信步倘徉,共同採摘河中的水草;你還可以和《老人與海》中的漁夫桑地亞哥一同戰勝肆虐的鯊魚,感受“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這一偉大崇高的精神;你還可以和老子、司馬遷、曹雪芹、莎士比亞成為朋友,和魯迅、巴金、沈從文、錢鍾書、賈平凹在書中進行一次暢談。“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從此,你會愛上這書。這給予你淵博知識的書仿佛成了你的天堂。你如餓漢一般撲到書上,汲取美妙的知識。

沉醉在茶香和書香中,我不由領悟到了什麼。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總少不了一個良師益友,我找到了能伴我一生的朋友——書!

因它瘋狂,因它快樂,因它改變,因它成長!

書香裊裊,我心悠悠…… 讀一本書,其實是用心靈去感悟月的朦朧,星的燦爛,花的嫣然,淚的晶瑩,落英的飄零,還有生命的滄桑和美麗。

青燈下,左手執黃卷,右手捧濃茶,如果窗外有一輪明月就更好了。月光撞擊心靈,閃爍出五彩繽紛的火花,匯成一條美麗的彩虹。所以,讀書時你湛藍的心空上也會點綴著一輪明月。

我們要拿起筆來做刀槍,與學習作鬥爭。成為新中國的領道者~~譜寫出新中國的偉大的新章!!使中國崛起~成為亞洲之星

讀書,是在人生道路上採擷生活的音符,醞釀出一道歲月之歌,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繽紛。

讀書是幸福,朋友,與書結緣吧!

靜心聞書香

捧起一本書,用鼻聞一聞,香氣撲鼻;用心嗅一嗅,沁人心脾;這是書的與眾不同的香,耐人尋味。它的香宛若花的香,但又勝於其,花香令鼻尖舒暢,書香卻讓人既賞心又悅目。這種香,這種美,就算對其不屑一顧的人也會蠢蠢欲動了。我就在這無意間的蠢蠢欲動中,讓這書香縈繞我心頭十一年。

開始的讀書生涯,我對書知之甚少,甚至不曉書是何物,對書的印象模糊不清,是那一疊疊厚得讓我瞠目結舌的紙上那密密麻麻的、方方正正的東西為何物?那橫七豎八拼湊而成的為何有如此的氣勢磅礴?我充滿了深深的層出不窮的疑問,更蓬勃出對書這種無以比擬的熱愛。

曾幾何時,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書成了我密不可分的摯友;在書柜上、在案頭角、在床頭邊都有它們的一席之地。我愛書,以如饑似渴來形容毫不為過,是爸爸媽媽為我準備的一本本小人書;是一本本琳琅滿目且經久不衰的書籍;是那兩張海納百川的借書卡;這是我向上的階梯,更是我進步的見證。

書,如同春夜喜雨一般滋潤了我貧瘠的心田;書,宛若黑夜明燈一般告訴我前進的方向。但書卻不是完美無瑕,書中自有黃金屋,若能尋找到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需經千錘百鍊。我終於明白了唯有反覆地摸索才方可理解其中蘊藏的和氏璧!

這個信念和我與生俱來的“書山有路勤為徑”意志,開始了我與書的漫漫萬里之旅。

較之中外名著,我更對歷史百科愛不釋手,這也許源自我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吧!對百科的熱衷讓我更對“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更瞭然於胸了。一個短促的念頭閃過腦海,我會立即去實踐,一個疑難的問題湧上心頭,我會馬上去尋答。這樣,也只有這樣,才能“讀書破萬卷”!

我在捧起了第一本名著後,發現書其實還有一片別樣的天地。除了家中的名著,那借書卡上常常出現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從此,我又開闢了一條新穎的讀書的路徑。我為那三國、水滸里的英雄豪氣所震撼;為那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所吸引;為那經典的童話世界所痴迷;為那新奇的外域文學所迷戀;為那經典的唐宋詩詞所陶醉!我的大腦一天天灌注著智慧,寫作文時總能胸有成竹,行雲流水般書寫著領悟與體會。

不言而喻,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知識的源泉;書是高尚的偉人;書是世界的營養品。但是,沒有對書的熱情洋溢、對書的愛不釋手、對書的領悟透徹、對書的理解深遠,將一無所獲。捧著書,用心靈去聞它的芳香,才能事半功倍。將書隨攜於身,道路將寬闊而光明。

猶憶書香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淡淡的樹影,隔著輕簾,若隱若現:“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蓮花亂臉色,荷花雜衣香”,江南水鄉,採蓮歌女,繞過長橋,淺笑顧盼:“被酒莫驚春睡重,讀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一襲長袍,一樹蕭秋,殘陽餘暉,孑然一人!

猶記得晦澀難懂的《詩經》,在臂彎里淺唱低吟;猶記得翔實的《史記》,千百年獨成一家之言;猶記得浪漫抒情的《離騷》,在氤氳書香中,傳唱千年!

讀書當如此,在深閱讀中,永遠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遠忘不了古人隔著千年時空,傳來的陣陣書香。惟有深閱讀,才能帶來心靈的滌盪。

總能看到江畔那個人:頭戴巍峨之冠,身著蘭草香服,披髮行吟,時而悲嘆,時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發出點點馨香,遍染層林。他是感時傷懷,他亦憂國憂民,司馬遷稱讚他:“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他就這樣徜徉於汨羅江,國家的滅亡,百姓的哭聲,都化作他眼角的淚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傳唱的歌者,留給後世一片震驚。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誰又能知道他的內心,誰又能知道他的悽苦,誰又能去學習他的節操?

捧讀《紅樓夢》,“新仇舊恨知多少”,想起大觀園,就會想起她的淚!她自命清高,其實是因為孤苦無依,將自己緊緊地掩起。“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或許她悲,或許她倔,只肯環著一池靈動的池水,幽然飄落。她也愛,愛那粉飾的百花洲;她也傷,傷那香殘的燕子樓;她也恨,恨那有時似傻如狂的賈寶玉。她沒有“好風憑藉力”的氣魄,有的只是“質本潔來還潔去”的輕柔!她悲嘆落莫,啼灑血痕,她只道她的命運也如落花,錯過了花期。她會詠嘆,如今已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會有誰將己輕葬?沁芳閘的水,總是在流,那樣柔緩,那樣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還淚,卻經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給大觀園一個故事,留給寶玉一段傷悲,留給才子一聲驚嘆!

總喜歡想像“莫道故園春色好,疆場碧血艷如花”,或許傷感的背後,還有戰士模糊的淚眼。

因為文化的深度,不會選擇所謂的時髦;因為陣陣書香,才會選擇細細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澀,回味卻甘甜,因為那是跨越了時空留下的記憶。

捧著書香,看著窗外嫩綠的枝葉,在書海中,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