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2009——2010學年上學期工作計畫

9、深入開展“校園清潔行動”,積極創建“環境優佳學校”。把“校園清潔行動”與開展“環境優佳學校”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積極利用校園廣播、板報專欄、刷寫固定標語等形式宣傳,加大宣傳力度,使“校園清潔行動”深入人心,師生皆知,不斷提高全體師生的校園整潔意識,形成人人“愛衛生、愛校園”的良好氛圍,創建出美麗、舒適、整潔的育人環境。

二、以“雙高普九”工作為重點,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1、繼續創建學習型學校,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1)切實依照《東山縣教育局推進學習型學校建設行動方案》和《東山縣學習型學校評估意見》的要求,確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意識,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形成組織學習的機制,構建學習型組織,進一步濃厚學習氣氛,繼續開展每兩周一次“任務驅動,學思結合”業務交流活動,努力實現學習的全員化、全程化和全最佳化。

(2)繼續做好第四屆東山教育閱讀活動工作。積極引導教師閱讀《教師成長》,使教師進一步深入認識新課程理念,反思自身教育實踐,從中提升教育智慧,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教育活動的效率,落實閱讀活動的各項工作。

(3)組織好第九屆東山教育論壇活動工作。通過組織第九屆東山教育論壇“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活動,進一步激勵教師的教育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探索開發最佳化教育資源的策略。

(4)繼續做好課標教材與《新課程國小數學思想方法解讀與備課專輯》的研習工作。

(5)繼續做好部落格建設工作。學校要為教師創設上網建立部落格的平台,鼓勵中青年教師建立部落格,從中汲取專業所需精華,提升專業素質。尤其是參加省“送培下鄉”活動的教師,要及時上傳教學手記,主動參加網路教研,零距離與專家碰撞交流。

2、推進校本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機制,引導教師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是學校發展、教師成長和課改推進的迫切需要。本學期,我們將著力構建三大平台,推進校本研究。

(1)實踐平台。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上一堂好課”是教師的基本素質。要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課堂實踐提高教師新課程實踐水平。

要實施“學課—備課—說課—議課—上課—評課”的操作流程,上課教師寫好說課稿,教研組教師寫好評課稿,組織互動討論,並在學校部落格上發表自己的觀點,著力打磨每一節課,提高實踐課的效能。

(2)反思交流平台。要大力倡導反思性教學,把“反思”作為開展校本研究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教師定期在學校或自己的部落格上發布自己的教學反思。

(3)集體備課平台。集體備課是凝聚廣大教師智慧,集優互補,行之有效的備課方式。各校要精心策劃、實施以單元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工作,重點突出同伴互助;重點研討如何落實新課程思想,如何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點思考如何將集體備課中努力體現的課程理念、操作方式遷移到自己個體的備課中來,同時反映自己個性化的思考。使集體備課的效能最大化。

3、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和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縱深課程改革。

學校應當著眼於個性化發展,立足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努力建設和實施校本課程,促進教師、學生的個性發展。本學期繼續開發適合本社區的“鄉土風情”、“說南道北”、“神速計算”、“妙筆生輝”等校本課程。

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上,學校要確保該課程實施有方案、有計畫、有人員、有時間、有研討,提高課程實效性,要逐步建立一支比較穩定的教師隊伍,努力實現該課程實施“常態化”。

4、構建內容多樣、主體多元、注重過程的發展性評價體系,力促師生全面發展。

積極推進學校、教師和學生評價制度的改革,努力構建評價內容多樣、主體多元、注重過程的發展性評價體系,推進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學校管理方式的變革。制定實施《評價改革方案》,關注學困生問題,以期待、激勵為主,消除學生厭學心理,發展個性特點,樹立學習信心,促其全面發展。

三、以“雙高普九”工作為重點,全面規範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制度的保障,“無規矩不成方圓”。學校要認真貫徹執行省國小教學常規管理若干規定[XX]061號檔案和東教XX[086]號檔案《關於進一步落實國小教學質量監控十條意見》,全面規範教學工作,促進辦學水平躍上新台階。建立落實常規月檢制度,把《東教[XX]110檔案》所規定教師六方面要求(訂計畫、重合作、鑽教材、強反思、愛讀書、勤動筆)納入教師工作常規,及時捕促常規信息,及時調適。認真總結去年的成功經驗,做好培優工作,以迎接中心國小在9月份舉行的中高年級的知識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