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學教研工作計畫

(4)遵循“三級培訓,以校為本”的原則,把基地培訓和校本研修結合起來,積極拓寬課程實施途徑,充分利用網上全員培訓資源和遠程教育手段。定期聘請專家、學者來校講課,充分發揮校內名優教師的優勢,開設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類犁教師需求的培訓課程,使廣大教師都能在培訓過程中有所獲,學有所用。

(5)規範培訓檔案和學分管理。教研室要對我校培訓檔案進行檢查,規範、完善教師培訓檔案的管理工作。教導處組織“學分登記年審小組”,對我校教師XX年年度學分登記審查,送市教培院年審。

4、加強教學研究,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1)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渠道,加強原有課題的繼續研究、指導和管理工作,教研室組織各年級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研究活動,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研究風氣,以教研促進教師的成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各學科組應積極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套用研究,合理利用網上資源,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加強備課組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規範教學過程,提高管理效能。

加強新課程下學校管理模式的研究,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學校教學管理模式,完善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綜合評價方案。本學期擬試行我校64項教學管理制度。

6、加強對本屆中考、會考、聯考的科學研究和備考工作,提高備考效率。

(1)教導處要組織各年級組對上學期聯考、會考、中考以及各科期考進行質量分析,認真分析各科在考試中所暴露山來的具體問題,找準原因,研究對策。

(2)加強對本屆中考、會考、聯考的研究和備考工作。各年級備課組要發揮團隊優勢,認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畫、應考計畫,減少應考的盲目性、隨意性。各種任教師要與一所重點校的同科教師聯繫,定期上門聽課、取經、交流信息等。

(3)學校領導要關心照顧教師,特別是畢業班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為他們排憂解難,要將物質鼓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對成績突出的畢業班教師在年度考核、職稱評聘、評優等方面優先考慮,充分調動教師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7、繼續抓好教研組的規範管理。教研組長要認真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組織實施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計畫。原則上隔一周開展一次教學教研活動。要以發揮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為主渠道、學法指導、教學基本功的訓練以及教學手段改革等方面工作,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各教研組長要發揮“教師多媒體備課室(二樓)”的作用,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彌補教學上的不足。

8、加強集體備課制度。凡兩人以上任教同一年級,同一科目的學科,都要成立年組備課小組,選定備課組長。備課組長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按備課要求,逐項落實,並認真做好記錄,每二周送一次考勤。各年級備課組長要與年級組長、科組長協商,有計畫地安排好各學科的單元過關測試,考試的成績送教導處匯總後在年級內公布(嚴禁成績做假)。

9、本學期將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三本”(即教案、學生作業批改情況以及教師聽課本)。教案以及作業批改均按學校制定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執行。聽課次數按教育局的要求進行。

10、開展評教評學和行風評議活動,促進教師師德師風的根本好轉,形成良好的教風。期中召開一次家長座談會,全面聽取學生以及家長的意見。期中還將進行一次“評教評學”學生座談會,凡是學生意見較大的教師,將實行“問責制”並限期改正。

11、加強對體育、健康教育、藝術欣賞課、綜合實踐課以及選修課的教學指導,扎紮實實地開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12、繼續加強對理、化、生、計、語音等實驗室的管理、檢查、指導,充分發揮這些實驗室的作用。購置所需的實驗器材,開足開好實驗課程,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逐年改造一批實驗室。

13、加強對兄弟學校——新坡中學的支持。定期派出有關學科骨幹教師上門支教、送教,相互學習,共同進行。

14、為了加強各年組的管理,學校安排每位校級領導下一個年級組,協助年級組長工作。高中年級:唐才忠,初一年級組:謝維瓊,初二年級組:陸鋒,初三年級組:王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