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安全生產年”活動方案

(四)以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加強體制機制建設,著力推動責任落實1、全面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責任。落實政府領導責任。全面落實“一崗雙責”制,“一把手”對安全生產負總責;各分管領導對分管領域和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落實部門監管責任。部門要認真履行行業安全監管職能,制定和落實安全生產工作措施。特別是具有安全生產行政監督管理職能的部門,要嚴格審批責任制,堅持“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審批前嚴格把關、審批後強化監管。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各分管負責人對分管範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分層次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形成完備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對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領導不力、工作措施不實,甚至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追究責任人員的責任,嚴厲查處違法違紀和失職瀆職行為。嚴格事故報告制度,加大對事故發生後瞞報、逃匿行為的懲治力度,堅決杜絕遲報、謊報、漏報和瞞報違法行為。2、建立健全目標考核體系。健全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建立考核獎懲制度,做到月通報、季發布、年考核,維護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的嚴肅性,調動和保護政府和各類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積極性。3、認真落實經濟政策。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經濟政策,加強對企業安全費用提取、安全風險抵押金、工傷保險等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政策落實、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和監察執法。發揮經濟政策的導向作用,實行企業安全生產績效與存儲風險抵押金、工傷保險費率浮動政策掛鈎,促使企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本質安全水平。(五)以推進企業標準化為手段,加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著力強化安全生產基礎1、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各企業要嚴格“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以及從業人員轉崗、換崗的安全教育,要制定計畫,完善企業員工特別是農民工安全技術培訓機制,培訓率達到100%。建立強制培訓制度,嚴格執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規定,未經安全培訓合格,一律不得上崗作業。廣泛開展安全技術練兵活動,使從業人員都能達到本工種安全技術要求,熟練掌握安全技術,特別是高危行業從業人員的識險防災和自我保護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建立高危行業企業員工安全信息卡,將安全培訓、安全資質、安全績效、違章情況等基本信息錄入信息卡,公開“三違”信息,對嚴重“三違”人員要嚴肅處理。2、全面推進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按照“一年打好基礎、兩年初步完善、三年基本規範、四年全面達標”的目標任務,深入開展安全設施標準化、現場管理標準化、文明生產管理標準化、要害部位管理標準化、安全標誌標準化、安全操作標準化等系列活動,實行科學化、規範化、程式化的現場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廣套用安全科技成果,提升本質安全保障水平。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100%完成han阻隔防爆設施;非煤礦山100%實現機械化開採;加大企業安全設備更新改造力度,強化設備維護保養,淘汰危及安全生產的落後工藝和設備,完善生產設備安全自動防控系統,提升設備安全性能。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完善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投入及安全費用提取等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建立安全組織、安全教育培訓、安全工作考核與獎懲等安全管理基礎台賬,實現管理台賬化、操作程式化、行為規範化。3、建立應急救援機制。建立完善應對各類事故的預報、預警、預防和應急救援機制。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切實加強鎮(街道)、村(居)以及企事業單位和重點部位、重大活動等方面的應急預案編制和發布。加強應急培訓和演練,在應急管理和處置的實踐中不斷完善預案。高危行業企業每年至少開展1次應急演練;全縣每年至少開展1次綜合性應急演練。進一步整合現有應急裝備和隊伍資源,加強縣、鎮(街道)、企業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推進村(居)、園區義務互助救援隊伍建設,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六)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安全監管監察工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加強基層安監隊伍建設,要加大鎮級安監機構建設力度,凡應建還未建執法中隊的鎮,xx年底都要成立執法中隊。進一步加強安監隊伍思想建設,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自覺做維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促進安全發展的忠誠衛士。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弘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好作風,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決策部署,把工作抓實抓細。進一步加強能力建設,加大對安監幹部的法律法規和業務技術的培訓力度,改善知識結構,拓寬工作視野,繼續開展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競賽活動,大力提高安全監管能力、行政執法能力和事故調查處理能力,加大責任事故的調查處理力度,依法嚴肅追究事故責任。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嚴格監管監察執法工作的監督與考核,確保廉潔、公平、公正執法,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