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實施辦法

第十一條 施工單位應當建立質量安全責任制,編制專項質量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

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施工質量檢驗制度,嚴格工序管理,做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施工單位應當通知建設單位、行業主管部門和質量安全監督機構。

第十二條 工程監理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以及有關技術標準、設計檔案和建設工程承包契約,選派具備相應資格的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進駐施工現場,對施工質量安全實施監理,並承擔監理責任。

第十三條 建設單位在建設過程中對其它地下管線或者道路、綠化、建(構)築物等設施造成影響和損壞的,應當立即停止施工,採取應急保護措施,及時通知相關單位進行處置或搶修,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第十四條 建設單位在地下管線建設過程中應當進行聲像資料製作。主要包括:施工前原貌、施工中關鍵部位和主要工序、竣工後相關標示的聲像記錄素材等。

採用頂管、定向鑽等隱蔽方式施工的地下管線,每節管道頂進結束,必須進行複測,繪製管道頂進軌跡圖(含管道高程、方向、頂進力曲線等),並由項目經理和監理人員檢查覆核。對難以確保對地面建築物、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線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的,建設單位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有效的技術措施進行監測和保護。探測和測量形成的數據檔案上報城建檔案和地下管線管理機構。

第十五條 建設單位在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時,應提交以下材料:

1.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2. 施工許可證;

3. 相關部門出具的認可檔案或者準許使用檔案;

4. 地下管線工程質量綜合驗收檔案:

(1)勘察單位工程質量檢查報告

(2)設計單位工程質量檢查報告

(3)施工單位工程質量竣工報告

(4)監理單位工程質量評估報告;

5.建設工程檔案預驗收意見書;

6.竣工

驗收報告表;

7.竣工驗收備案表;

8.施工單位工程質量保修書。

第十六條 地下管線出現故障、險情等突發事件時,管線權屬、管理單位應當及時組織搶修,同時報告行業主管部門及城建檔案和地下管線管理機構,並依法補辦有關手續。

地下管線因緊急搶修後管位發生變化或者管線遷移的,管線權屬、管理單位應當在工程完成後15日內將有關地下管線信息資料按照要求向行業 主管部門及城建檔案和地下管線管理機構報送。

第十七條 地下管線需要廢棄的,管線權屬單位應當報行業主管部門,並採取安全技術措施,消除安全隱患,予以拆除;不便拆除的,由管線權屬單位對管道及其檢查井等設施進行安全處置,並報行業主管部門及城建檔案和地下管線管理機構備案。

第十八條 區政府將地下管線的建設管理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目標,相關的各級管理部門應當明確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主管領導和責任科室,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崗位目標責任制,切實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XX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