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班級小結

轉眼間,我們帶的大一班即將脫離幼稚園的母體,到更具有挑戰意義的國小去繼續他們的人生。在這6個月裡,我們目睹著孩子們漸漸從稚嫩到成熟,從羞澀到自信這樣一個蛻變的過程,有許多的感觸:孩子們將來的路將靠他們自己用智慧去探索,用心去感悟,用情去欣賞一路的風景。我們教師只要能做到:成為他們人生的一段“指路燈”,讓他們走起來能信心滿滿、明辨方向就足以。下面是我們的一些嘗試,拋磚引玉:

1、利用一日在園生活,尋找孩子的發展基點。

2、在教學活動中做到預設有度,生成有道,提升發展孩子的經驗。

3、活用觀察記錄,及時對實踐內容進行反思。

4、協調運用家長資源,做到支持適宜有利有度。

一、利用一日在園生活,尋找孩子的發展基點——責任感。

到了大班下學期,面臨走向國小的門檻,孩子的責任意識的培養問題漸漸浮出了水面:許多的行為習慣、道德準則都是本著對自己負責、對周圍事物、對他們負責而建立的。如果孩子還不懂得責任是什麼,談何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們以責任意識作為本學期培養孩子良好道德、行為的基點。

——建立“小組長”機制,給予每個孩子鍛鍊的機會。

以往,我們經常會讓能力強的孩子來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或者擔當臨時管理者的角色。我們兩個老師認為,應該給每個孩子機會,也許他們做的不夠完美,但是,一個小小的機會會激發他們做得更出色。所以我們根據大班年齡的特點,以培養孩子責任意識、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本學期的首要任務。(引用兒童文學作家鄭淵潔教子的事例)

我們班級的值日生為周輪流制而小組長是日輪流制,每天升旗儀式都讓小組長參與,這讓孩子們找到了自己在班級群體中的價值和歸屬感。象張宜敏有段時間正好感冒,可是因為這段時間內正好她輪著做值日生,她還吵著來園。家長來找我們尋求幫助,雖然我們作了調整,讓她隔周參與其他組的組長,但從這點來看,孩子因為找到了歸屬,找到了在集體中的價值,所以這種價值感促使他們的責任意識萌芽,促使她即使生病也念著班級的那份責任,我感覺這是幫助孩子走向社會承擔更艱巨責任的一個很小但是也非常好的一個開始。

——通過自然角的栽培競賽,提高責任意識。

我們班級的自然角,是一個孩子日常活動頻繁的角落,在這個角落中,孩子都有自己的花盆,裡面有顆需要每天去照顧的小豆子。孩子不僅要去關心它,更要去照顧它,還要每天記錄豆子的發芽狀況。開放式的記錄,讓孩子能看到別人的進度的同時,有了比較。這樣從隱性來提高孩子的責任意識:為什麼別人的小豆子能長高,而我怎么就發不出來呢?我們還煽風點火,隔周舉行一次大評比“小豆子奧運會”,孩子們把長得最快,最粗壯的小苗苗列為“小豆子冠軍” 評選出冠軍苗苗的主人為“最佳教練”。通過競賽和鼓勵的形式,孩子從對自然角不聞不問到關心呵護,甚至有些孩子把家裡種花的肥料也帶來了,播撒在花盆中,還為別人也撒點。從自己要得第一過渡到關心所有的小花小草到關心他人的感受,孩子們不僅在幼稚園中受到成人關愛,更體驗到關愛他人所感受的幸福,這種奉獻關愛的情感已經在孩子們心中慢慢紮根,如同他們照顧的小苗苗正不斷長大。

二、在教學活動中做到預設有度,生成有道,提升發展孩子的經驗。

自從開展了“以文激情”園本課程研討活動以來,我們班級通過在文學背景下的整合活動,結合大班孩子好問、好強、好探究的年齡特點,組織了許多文學背景下的探究活動,在活動中,我們發現,傾聽、欣賞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提升和回應不僅是挑戰孩子更是挑戰教師的教育策略,所以在這些上面我們做了些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