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半年總結

(三) 完善科普服務站創建工作,為農村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1、科普服務站創建工作不斷完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培訓實效

在市局、鄉鎮教育主管部門和科協的具體指導下,各服務站承擔起了科技培訓、示範推廣、信息交流、科普宣傳等多項任務,為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全面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們根據xxxx市教育局和鄉鎮政府的中心工作要求和農民對科學技術教育培訓的要求,積極組織開展農村各類實用技術培訓和科技推廣工作,提高農民的科學素質,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給鄉鎮成教中心與鎮農業、科協及各村科普服務組織密切聯繫,相互合作,將科普服務站辦成了開放式、實用性的農民科普服務中心。例如:普集成教中心與鎮農委配合積極為農村建造沼氣池,宣傳沼氣在農村生活中的用途好處,現已有十幾個村五十餘戶建起了沼氣池,同時還將得到政府的建造補帖,讓農戶真正得到了實惠。

我市成教中心還協同鎮科協與市級科普專家講師團做好協調工作,聯繫專家師資為農民提供培訓、講座、諮詢、現場指導等多形式多內容的教育培訓。年初普集與鎮農委聯合舉辦了“章丘市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班(普集班)”,聘請了孟山都公司楊博士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給300多名農民朋友講授了《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從品種的選擇、播種的時間、合理的密植、田間的除草、玉米病的防治、施肥的方案、水分的管理、蟲害的防治、收穫的時間等方面講述了玉米的栽培技術,使農民朋友收益匪淺,提高了農民種植玉米的技術。同時孟山都公司的王經理還為農民朋友推薦了具有早熟、高產、穩定等特點的 “美國迪卡m9” 玉米新品種。文祖鎮結合本地實際,以科普服務工作站為平台,進行了養豬新技術,大棚養鴨新技術,蔬菜大棚栽培技術及小麥田間管理等科學技術的培訓工作,辦短期培訓班14期參加培訓學員達483人次,其中尤為突出的是東窯頭村的科技示範帶頭人陳宜兵,利用養豬新技術在政府的扶持下和正大集團的協助下,組織帶領全家建起了電腦自控的現代化千頭養豬繁殖基地,豬仔全是新品種,給豬送飼料,送水全是自動化,豬舍是安有自動調溫的空調,常年保持在25度,養殖效果十分良好。凡來參觀學習的人都看到了科學技術在農村的發展前景。另外,在科技專業人才董尚剛的指導下,三元大棚養鴨基地也發展興旺,每月都有萬隻鴨子運往外收益甚好,也將在全鎮逐步發展起來。

2、積極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為農民提供科技信息和科技服務

根據農村農民對技術、信息和人才的需要,結合廣大農戶大力發展養殖、種植產業的情況,對養殖、種植產業的農戶進行專題技術講座,解決農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更多的鄉鎮成教中心牽頭把專家請到農戶家、田間地頭進行實地技術指導。通過專家講座,使農民民眾掌握養殖、種植的科學技術,解決農民民眾缺乏信息和技術的難題,使農民民眾拓寬視野,了解市場發展前景,提高農民的科學技術水平。各鄉鎮通過發放宣傳材料、放映科教影片等形式,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儘快把先進的科學技術送到農民手中,促進農民致富。例如,普集鎮不斷強化明水大化集團“明泉控釋肥”的宣傳力度,5月份成教中心與鎮種子站聯手作為嚮導和宣傳員,帶領明水大化集團“明泉控釋肥”的宣傳車,進村串戶宣傳控釋肥,晚上利用多媒體電教設備放映科教片和電影,讓農民朋友認識控釋肥,掌握控釋肥的使用方法,體驗控釋肥的作用。麥收季節,各鄉鎮大都能配合鎮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宣傳禁燒秸稈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