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二)五頭鄉活旱船是流傳民間二百多年的社火表演形式,演出風格別具一格,技藝高超,特別是旱船製作工藝繁雜獨到,系祖傳秘方,即將失傳。已被我縣列入申遺重點保護項目。

(三)已成功申報九蓮燈、湯麵角、澄泥硯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推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搞好城鄉數字電影廣場建設和農村電影放映工作

(一)在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配合縣委組織部對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和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實行共建共享,全縣所有行政村基本達到有房子、有設備、有信號。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爭取資金,加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xx縣支中心建設,使縣、鄉、村文化信息服務網路儘快完善配套,發揮其更大的宣傳、教育及服務功能。

(二)大力做好數字電影放映工作。組織電影公司克服交通不便困難,全力搞好數字電影放映服務,做到每村每月一場電影。截止五月底,已在全縣11個鄉鎮及城區放映電影1660多場。

四、積極開展全民讀書活動,豐富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一)為了提高全縣人民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能力,我們面向城鄉、側重農村特別是偏遠山村,開展送書下鄉活動。為擴大閱讀面,我們選擇位置適中、覆蓋面廣的村文化大院為基地,建立了16個圖書流通點,每點保持各類圖書5000冊以上,如科學技術、法律法規、醫療衛生、疾病防治、種植養殖、文學名著、文化娛樂等別類應有盡有,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層面讀者的需求。此外,我們還組織送書到戶、送書到田間地頭,給民眾提供方便快捷的優質服務。並經常組織開展“全民讀書月”“讀者座談會”等活動,激發全民讀書熱情,收到良好的效果。半年來,各界讀者借閱圖書累計達63000多人次。

(二)配合全縣有關部門,如廣電局、科技局、衛生局、經常開展文化科技“三下鄉”活動,開展送戲、送電影下鄉活動。截止目前送戲下鄉100場次,送電影下鄉1660餘場,觀眾約達350000人次。在廣場文化活動方面,年初由縣委、縣政府下文,定單位、定負責人、定時、定點由被指定單位配合文化局具體組織開展廣場文化活動,近兩年來,已成為一種定式,雷打不散。縣直有關部門、相關學校、企業、鄉鎮積極參與、積極配合,形成強大的合力,使廣場文化活動既轟轟烈烈,又豐富多彩,觀眾如潮,讚不絕口。如“廣場文化狂歡月”活動,電影放映、戲劇專場演出等多樣化娛樂形式,深受民眾歡迎。上半年舉辦各類廣場文化活動20多場次,觀眾累計達6萬多人次。開展全民讀書活動,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及廣場文化活動,不僅滿足了廣大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全社會的文明程度。

我們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文化建設和服務社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上級領導的要求還有大的差距。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但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難,更加辛勤地工作,圓滿完成全年文化工作各項責任目標,促使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