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地名界限管理工作總結

3.開展地名規範化檢查。市和有關地區地名辦對城區路牌等地名標誌的拼寫進行了專項檢查,對標誌上錯拼、漏拼及時作了糾正,確保地名標誌文字書寫規範、拼音正確。鎮海區地名辦抓住迎接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契機,發動社區幹部對城區內路牌、門(樓)牌等地名標誌進行糾錯檢查。

4.無居民海島名稱標準化方案完成報審。有關縣(市)、區繼續開展無居民海島名稱標準化管理工作,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做好轄區內無居民海島甄別和名稱論證的基礎上,擬定了無居民海島名稱標準化、重名(同音)處理和名稱註銷方案,並報當地政府審議通過。市地名辦積極會同海洋與漁業等部門,嚴格審核各地上報資料,認真進行分類匯總,並赴奉化、寧海等地,對無居民海島作了甄別。按照省廳要求,對509個無居民海島名稱的專名、通名分別進行了規範化、標準化處理,制定了全市無居民海島名稱標準化、重名(同音)處理和名稱註銷方案,報經市政府審核通過。目前,有關材料已上報省政府審批。

(二)地名規劃編制基本完成

1.抓好《**市城市地名總體規劃》的貫徹實施。為加強地名規劃實施力度,落實以保障措施為重點的相關配套政策制度,市地名辦分別召開部分市地名委員會成員單位和城區地名工作座談兩個會議,針對《規劃》貫徹落實中出現的問題聽取不同層面意見,共商對策措施。並走訪市規劃局、市建委等部門,加強橫向聯繫。3月份,組織縣(市、區)民政局同志赴廣州、深圳等城市考察學習了地名規劃工作,努力提升《規劃》的執行力度。

2.全力完成縣(市)地名規劃編制工作。按照省廳地名公共服務工程考核標準,各縣(市)地名規劃的完成率必須100%。針對各縣(市)地名規劃編制進度不一,市局分管局長和業務處長赴象山、奉化等地進行督促指導,要求加快推進地名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完成規劃編制的攻堅任務。目前,象山已完成規劃文本的編制並報省地名學會預審,奉化地名規劃根據省級預審意見又作了修改並報市級評審。餘姚、寧海地名規劃完成市級專家評審,已進入向當地政府報審階段。慈谿地名規劃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三)城鄉地名標誌設定鞏固完善

1.健全城區地名標誌長效管理機制。在保持城區新設地名標誌的完好、整潔和規範的基礎上,各地繼續開展門樓牌和路牌的補更工作,海曙、江東、江北、鎮海、寧海、餘姚、奉化等地開展了老小區門牌清理整頓。慈谿市制訂《城區地名標誌管理制度》,從製作、設定、管理上對地名標誌加以規範,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據統計,全市共新增補更樓街路牌400餘塊,樓幢牌3100塊,門牌7250塊,完成50餘個社區地名標誌的現場踏勘和資料核對,進一步鞏固地名標誌設定成果。

2.農村地名標誌設定不斷完善。按照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我市各地積極開展農村地名標誌設定“回頭看”活動。餘姚對全市農村門牌進行查漏補缺,寧海開展了完善農村門牌設定試點工作,奉化在XX年完成農村門牌編制工作的基礎上,對轄區所有鄉鎮、街道的農村地名標誌進行全面清理核查,有287個行政村的11萬塊門樓牌、70路牌、70個村牌等地名標誌進行招標、製作,預計於8月份完成製作、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