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所半年工作總結

上半年,德源鎮勞保所在縣勞保局和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強化農村勞動力培訓,最佳化農村勞動力資源配置,進一步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市場,切實增強農村勞動力的擇業競爭力,加大農村勞動力向非農業產業的轉移就業力度,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鎮勞保所今年上半年1—6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新轉移勞動力目標任務數500人,已轉移450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5%。

2、引導性培訓1200人,已培訓12期。內容有:外出前準備外出務工的主要途徑,城市生活常識,綜合社會保險等知識,人數達1300餘人,全面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3、職業技能培訓457人,共七期,內容:家政、美容、美發、電工、焊工、計算機套用、園林綠化等,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7%;全年目標任務600人。

4、勞務輸出轉移規模1900人,實現勞務收入500萬元。

5、消除零就業家庭,失地農民就業率達95%。

6、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家喻戶皆,不漏保一人的原則。

7、做好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農村富餘勞動力、求職登記證的辦理工作,今年1—6月已為517人辦理了登記證,大大方便了我鎮農民進城務工。

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構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充分就業工作,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並於年初成立了促進城鄉充分就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鎮長裴洋同志兼任,副組長由鎮黨務副書記、副鎮長等人兼任,成員是各村村主任和鎮機關部門負責人。20nn年上半年制定和完善了《德源鎮20nn年促進城鄉充分就業實施意見》,鎮政府與各村(部門)簽訂了20nn年度勞動力培訓和轉移目標責任書。規範了《勞動保障所工作職責》、《勞動保障所工作人員職責》及其相關制度,做到事事有人負責,件件有人辦理。

二、分工協作,切實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

加強農民就業引導性培訓和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建立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機制,對未就業農村剩餘勞動力,按照年齡、文化程度及個人意願,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制定詳細培訓計畫,有針對性地開展引導性培訓。同時認真做好剩餘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按縣目督辦的要求,進行層層分解將目標任務下達到各村、居委會,納入年度目標考核,截止目前全鎮共轉移勞動力450人,分別到勃克啤酒廠、西南衡器廠、新斯頓製藥廠、成都瑞來仕家俱廠、成都望風紙業等企業務工人員達300餘人,到成都建築公司等企業務工人員達70餘人,去成都、郫縣、上海等地從事家政服務人員50餘人,外派到卡達、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務工的30多人。半年不定期積極開展就業前引導性培訓,培訓人數達1200餘人,職業技能培訓7期,共450餘人,現正在辦理職業技能培訓合格證200人。

三、建立健全工業港範圍內的農村勞動力信息庫

1、認真貫徹全鎮勞動保障工作切實為工業港建設服務的宗旨,鎮勞保所首先對成都現代工業港南港片範圍內的失地農民較多的青馬村、王橋村、新華村、花石村、清江18—50歲男女勞動力1492人建立農村勞動力信息資料庫,分村、分社分別進行求職登記,逐步實現鎮、村、社勞動力資源和用工信息網對接運行。

2、充分發揮勞保所職能,在工業港和縣勞保局的支持下,定期不定期發布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信息總計350條。最近我鎮勞保所了解到工業港內企業興成電力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科技公司等企業需招一批女工,勞保所及時與企業聯繫,現已送30多名女剩餘勞動力到該企業務工,通過鎮村社多級聯動的方式,改變了過去農民到處“碰”信息為主動送信息,送崗位進村、進社、進戶。

3、建立聯繫會議制度。加強鎮勞保所與鎮經委、婦聯、農經辦、拆遷辦等職能部門的聯繫,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共同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