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學通社2024年下半年工作總結

進入學通社主席團,已有半年時間。記得當初競選時,自己雄心壯志,要對學通社內部進行大規模整頓,將學院宣傳工作做好。不知不覺間,XX年已經近在眼前。而這條改革之路,我們已經走過了一半。

為了把工作做好,學通社的全體成員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主席團、秘書部、攝影部和新聞部通力配合,實現了有效協作。臨近元旦之際,我們將學通社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以待學院領導、老師指導:

一、把握巨觀走向,確立主體方針

眾所周知,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對於大學來說,新聞宣傳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信息傳播功能。教育學院、楚才學院學通社,是以學院宣傳工作為主的機構團體。它直屬於院團委,負責學院的學工新聞、黨建動態、教學科研等各項學院的宣傳工作。因而對於學院活動宣傳,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過去的一個學期里,院學通社一直秉承“用文字記錄我院點點滴滴,用圖片銘刻我院師生風采”的宗旨,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我院宣傳工作為中心,提高社員新聞寫作能力、提高學通社整體競爭力),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為回響學院“創先爭優”的號召,學通社還根據自身特點,確定了“創建先進宣傳組織、爭當宣傳積極分子”的總方針。本方針緊密圍繞學通社日常工作程式,在提議過程中,得到了學通社新老成員的廣泛認可。自開學以來,學通社新老成員積極投身院新聞宣傳工作,在院網站發表新聞百餘篇,在青春飛揚、湖大線上、校報等校級宣傳媒體發表新聞共數十餘篇。

二、加大培訓力度,改革培訓模式

為了提高10級新社員的新聞寫作能力,學通社在培訓模式上進行了以“3+1”(將新聞理論知識學習、學長經驗學習、新聞實踐學習相結合,加強團隊凝聚力建設)為主導的一系列改革。

新聞理論知識學習,主要在於對學通社傳統例會的創新。為了使新成員儘快了解新聞寫法,在本學期,學通社分別邀請了校報三版編輯賀一泓老師、學通社前任主席團成員楊劍武、秦荊華、陳佩、江倩等人以及物電學院學通社現骨幹領導成員講授新聞寫作的具體知識及相關的管理方案。(見附屬檔案一)這開闊了新成員的新聞視野,也讓他們對於新聞寫作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大大提高了其新聞能力。

以前,學通社堅持“以老帶新”的培訓方式,要求老成員在一定時期內指導新成員進行新聞寫作。本學期,學通社依然採用了這種培訓模式,但在內容上有所擴展,使之不再局限於新聞寫作,而是對新成員進行大學經驗指導,讓新成員了解新聞採訪、新聞寫作時的一些技巧與方法,從而減少其在新聞寫作中存在的不必要困惑。這就是我們提倡的“學長經驗學習”。

在行動中學習,在經歷中思考,在探索中成長。這是學通社一貫遵行的辦事風格。沒有經過新聞採訪,沒有進行過新聞寫作,就無法保證新聞信息的準確性,因而也無法提高新聞的質量,這對學通社的工作開展及我院的新聞宣傳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我們大力提倡學通社成員進行直接、多角度採訪,並及時與新聞信息提供人交流,以確保信息無誤。除此之外,我們還針對成員的新聞寫作情況,通過qq信箱或電話方式給予及時的評價反饋,使之不斷反思進行新聞寫作時出現的問題。

在我們看來,學通社是一個大家庭,沒有所謂的領導與被領導,也沒有所謂的等級職稱;學通社的每一位成員,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一直致力於為學通社營造良好的交流環境與學習氛圍,以提高學通社的凝聚力。

為了達到這一理想狀態,我們做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嘗試:

(1)對學通社傳統的圓桌例會進行深層次的改造。

本學期,學通社的例會模式在原有的“點名制”、“褒獎制”的基礎上進行了必要性地補充。

首先,在例會開始之前,我們經常有意識地將同班同學或關係比較熟的成員錯開,鼓勵大家和自己不太熟悉的成員坐在一起,從而加深成員間的了解,增進成員間的交流。

其次,我們還豐富了例會形式。比如,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鼓勵大家開展戶外例會,一方面使大家多接觸陽光,擴展思維;另一方面,也為學通社的例會創造一種自然的氛圍,以便於輕鬆交流。

除此之外,我們從12月份開始,通過讓10級成員輪流主持例會,以期對之進行管理能力、統籌能力等方面的鍛鍊。為了保證例會質量,每次主持例會之前,主持人將按時參加本周周一我院舉行的團學聯例會,以充分收集新聞信息。之後,主持人還需要主動與主席團成員進行面對面交流,及時了解學通社的現狀和出現的一些問題,並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或主持例會的構想。這種例會方式,不僅調動了10級成員的活動積極性、參與度,增加了10級成員的責任感,還使主席團成員對10級成員的發展狀況、心理動態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對其進行價值取向、工作態度等方面的引導,並針對不同成員的問題制訂具體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