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教育活動上半年工作總結

三、狠抓精神文明建設,著力在提高農村整體文明上下功夫

一是積極推進農村依法管理、民主管理進程。結合農村特點大力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不斷增強農民法制觀念、提高農民法治意識,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積極推進農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制度,落實黨務公開、村務公開和財務公開,教育引導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不斷提高農村民主管理水平。二是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基本功常抓不懈。把學習、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與大力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結合起來,大力宣傳以“家庭和美、鄰里和睦、人際和諧”為主要內容的道德模範,在鄉上設立文明道德宣傳欄,把孝老愛親模範、愛崗敬業模範等進行宣傳,發揮道德模範的典型示範作用,不斷提高農村幹部民眾思想道德水平;“和諧文明家庭”、“好兒媳”、“好女婿”等特色活動更加貼近農民生活、貼近農村發展。三是把創建文明村鎮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基層政權結合起來,開展“黨團員帶頭奉獻”活動,要求全鄉廣大黨團員要時刻體現出自己是黨團員,體現出黨員和團員意識,在鄉村重大建設項目、重點工程和重要活動中,帶頭支持鄉村工作,帶領民眾支持鄉村工作,以此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同時以戶為抓手、以村為基礎,不斷深化拓展創建活動。文明創建活動形式多樣,“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和諧家庭”,吸引了農民民眾積極參與。積極申報“文明村”“文明單位”等,提升全鄉文明創建水平。

四、提高生活質量,著力在滿足農民文化需求上下功夫

一是積極抓好農村文化活動。按照政府支持、培育主體、市場運作、增強活力的原則,鼓勵農民自辦文化,培養了一批文化中心戶、文化大院,支持建立了xx村、xx村x隊,社火隊參加民眾近200人,支持他們紮根農村、服務農民,農民民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逐步高漲起。二是結合“五送兩帶”活動,堅持和發展機關單位、文明單位包村掛點的做法。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幫扶、鄉村幹部幫扶、工作隊幫扶、文明單位幫扶工作機制,開展送政策、文化、科技、衛生等下鄉和扶貧幫困獻愛心等活動。同時組織民眾帶著社火等農村傳統文化精品到社區展演,“千場電影下農村”、“婚育新風進萬家”等活動,充分發揮了農村文化中心等陣地作用,把家庭文化、鄉土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提高了農村創建水平。三是結合讀書月活動,爭取市圖書館的大力支持,在各村建設農家書屋8個,添置科技、文化、生活等5大類圖書、報刊、雜誌1萬多冊,專門配置了圖書管理員,制定了圖書保管、借閱制度,要求把圖書管好用好,方便民眾借閱,豐富民眾文化,提升民眾文明程度,促進民風民俗活動的深入開展。四是全面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和“陽光工程”,培訓裝挖機、電工電焊等工種,培訓民眾1200多人次,提高了農村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拓寬了農民民眾的增收渠道,提高農民民眾的勞務收入。“

五、圍繞村容村貌整治,著力在改善農民民眾生活環境上下功夫

把村容村貌整治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切入點,把鄉風文明與環境整潔相結合,全鄉把集中整治與日常管理緊密結合起來,投入資金x萬元,各類車輛3000台次,勞動力x萬人次,硬化巷道12.6公里,砌護圍牆15.1公里。根據環境衛生整治月、整治日活動和門前“三包”責任制,關注廣大民眾衛生健康,對鄉村主幹道兩側的擠溝占路、臨時土坯房、柴堆草垛進行清理,對莊點內亂堆亂放、亂搭亂建進行全面整治,深入開展了“塞上農民新居規劃建設、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村改水改廁、農村道路建設等,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力度,使農民生活環境顯著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農村面貌大為改觀,農民民眾文明意識、健康意識、衛生意識、節儉意識顯著提高。

總的看,我鄉“守規矩、鑄和諧”民風民俗教育活動在改進中加強,在加強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服務“三農”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全鄉呈現處“三變四少四多”,“三變”即各級乾群思想意識在轉變,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在變化,農村生活環境大變化;“四少”即農閒時間農民喝酒的少了,賭博的少了,打架鬧事的少了,上訪的少了;“四多”即勤勞致富外出務工的多了,有事依法處理的多了,主動配合參與鄉村建設的多了,文明和諧家庭多了,民風民俗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清醒地認識到,由於村物質基礎、自然條件、生態環境差異較大,各村民風民俗教育開展情況特點各異,發展還不平衡,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民思想觀念仍待於提高,二是農村文化陣地建設還相對滯後,三是農村環境公共衛生狀況還需長期改善。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改進,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