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報告

三是分類別推進布局最佳化。按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無中生有”的思路,注重一、二、三產業聯動,提升產業集群度、板塊集中度、項目集聚度,提高整體競爭力,形成明確的產業導向。傳統產業上,以現有產業為基礎,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及溫泉旅遊等三大主導產業。加快推進**精鑄、**蓄能新材料工業園二期、**新材料二期、**二期、**溫泉開發等重點項目早日建成運營。新興產業上,在全力發展現有產業的同時,超前謀劃新興戰略性產業布局,出台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力爭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效推動產業升級。在謀求優勢產業發展的同時,定位支柱產業,謀劃先導產業,增加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培育10個年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和10個省級以上名牌產品,重點突破5項關鍵核心技術,培育集聚產業3個。

四是大力度推進招商引資。在模式上,圍繞產業發展重點,繼續開展專業招商、駐點招商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實行專題招商、產業招商、點對點招商和代理招商。特別是通過代理招商,用市場手段來激活招商,讓更多的經濟中介代理諮詢機構成為開發區招商工作的主體,一方面可以實現項目引進的國際化,另一方面通過市場化推動服務的規範化和制度化。目前已有數家諮詢代理機構和個人正逐步參與到開發區的招商活動中,努力在創新招商模式取得突破。在方向上,圍繞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溫泉旅遊等主導產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招商,重點招產業帶動強、科技含量高、財政貢獻大的好項目;圍繞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行業百強和央企、省企和知名民企,突破大項目和高端項目。

五是多層次推進合作共建。首先是加快兩園合作共建。按照“統一規劃、成片開發、分期建設”的思路,按照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的要求,建立兩園共建責任機制、利益共享機制、統籌開發機制,儘快選定共建區域,完善合作方案,加快合作共建進度,下半年力爭完成控制性詳規,並啟動征地拆遷和基礎設施建設。其次是加快“園中園”合作。通過對接和招商,引進海內外地區政府、開發園區、央企、行業協會、企業集團、投(融)資機構採取飛地方式、共建方式開發建設“園中園”,充分發揮先進園區的“品牌效應”和大企業的“示範效應”。年內力爭落戶園中園項目2個以上。

六是大手筆推進溫泉開發。以溫泉水資源為核心,通過環境最佳化、增量帶動、存量整合,力爭用3年時間,將**溫泉度假區建設成環境優美、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生態宜居、旅遊氛圍濃厚的溫泉旅遊度假休閒勝地。推進新項目。加快**二期和**酒店項目工程建設進度,力爭早日竣工運營,加大與**、**及澳大利亞**傳媒集團重點旅遊項目洽談力度,力爭早日簽約落戶。改造老項目。推進電療擴建,擴大規模,提升檔次;整體改造糧招、財招,推動工療、乾療改革發展,推進人行、建行培訓中心整合,爭取推進農行培訓中心轉型。加快景觀建設。主要是:一河一路兩景(大閘河整治、環湖路建設和巢寧路三角綠地及如意湖景觀建設),力爭9月底竣工,同時加大對水源涵養地、山體綠化和恢復保護。

七是全方位推進環境營造。始終堅持民生為上,在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生態環保等方面,將維護好民眾根本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最終落腳點,確保社會和諧穩定。我們繼續秉承“為投資者著想,為納稅人服務,求開發區發展”的宗旨,把落實優惠政策、最佳化服務環境作為示範區建設的重中之重,牢固樹立“服務至上”、“客商之上”理念,全身心貼近客商,零距離服務企業。繼續以最佳化投資環境為導向,實行“一站式”受理、“立即辦”承諾,為投資者提供快捷、方便、優質的全方位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同時,全面履行招商承諾和服務承諾,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打造更加安心、放心、舒心的創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