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學期女生部禮儀工作總結

細細想來,大一上學期確實仍處在適應期當中,學習,生活,交友,活動,都像一個個問號,充斥著我的腦袋。孤身處在嶄新的環境中,人難免會感到無所適從(《大學裡的孤獨》已有詳述)。幸運的是,當時身處其中的我並未想過那么多,只是很努力過好每天,積極融進新的環境中。一直以來,我都不會太眷戀回憶。一方面,我的回憶有些不堪;另一方面,我認為即使過去再輝煌,那也已是過去式,過於懷念過去,只會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可能正是這種心態,使我免受在陌生環境中本應感受到的焦慮。不戀舊,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在學習上,我也不敢過於懶散。我認為有規律的作息習慣會讓我有安全感和進取心,因此這學期除雙休日外,我幾乎每天都堅持早起,儘量延長早讀時間。之所以排除雙休日,是因為吸取了上學期的教訓。上學期我還無法做到張弛有度,要么太緊繃,要么太鬆散,導致學習節奏混亂,最終竟掛了一科,以至於錯過很多良機,至今仍在後悔。所以這學期我決定周六周日給自己放假。現在看來,找準節奏的做法是對的。雖說成績也不是很理想,但至少沒有遺憾。總的來說,我給自己定的大一目標算是完成了——適應大學生活、學習方式,總結經驗教訓,積極參加活動,保證完成學業的基礎上爭取更好成績。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學考試要比中學考試還要應試,這是眾所周知的現實。大一上學期我還一直為此感到憤憤不平。但大一下學期我想通了一個道理:功夫用在平時與最後階段衝刺應試,二者並非背道而馳。其一,平時努力是為了打好理論基礎,而最後衝刺是為了尋找應試技巧。不管從平時分還是從卷面分來看,大學考試的公平性已遠不如中學考試(這個“公平性”的含義你們懂的),因此真的想要成績拔尖,堅實的理論和應試技巧,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在對大學考試現狀感到無奈的同時,勤奮學習、靈活應試才是彌補不公平感的最佳方法。其二,對於很多包括我在內的同學來說,大學畢業並非求學之路的終點站,因為我們渴望站到更高的學術台階上——研究生。相比之下,研究生考試不可控干擾因素更少,拼的就是實力。因此無論怎么說,功夫用在平時還是不吃虧的。

有句話叫做“失敗比成功更能使人成長”,但在失敗的那一刻,最真實的感受絕非“獲益匪淺”,而是“很難過”。各種活動中有三分之二都是要一決高下的,沒人會為了名落孫山而參加。說實話我是個事業心和得失心很重的人,因此比賽屢次失意,以及工作上久不能擔重任的現實,多少會讓我難以釋懷,挫折感縈繞在心間,不深不淺,久不散去。其實很多時候都想找個知己分享自己的喜悅與悲傷,只是,越是長大,就越不願輕易向人敞開心扉。說是恐懼,卻說不出到底在恐懼什麼。以前中學時和朋友抬頭不見低頭見,即使我不主動找她,我們還是會相伴。現在,我被動的性格依然被動,身邊卻不再總有人陪了。似乎長這么大,頭一回如此想念以前的時光。於是,每天進空間看看朋友們都在做什麼,想像他們是什麼樣的表情,然後自己默默地笑,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功課。很多年以後我一定也會像現在這樣,想念大學裡的這些朋友,因為除了親情,沒有什麼比友情更讓人感到安心了。

彈指一揮間,大學一年就這樣匆匆走過了。大二將怎么度過,還是一個未知數。我始終相信未來是美好的,所有現在正在經受的苦難,終將會過去。“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以此來勉勵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