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畫

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台,及時、經常為村民提供各類致富信息,努力調整我村經濟結構。目前我村已無耕地,村民多以對外租房為生。下一步工作中,我準備利用遠程教育平台,積極引導村民們,鼓勵村民們嘗試多種致富模式,儘快調整我村的經濟結構。

了解民俗民風,做調研做記錄,而且有不少地方是多次到達,因為農村工作有很強的延續性,和城市朝九晚五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就好比你種一棵樹培植它,需要不間斷地經常給它澆水施肥,而不能一次澆飽。對於我自己所在的村,爭取戶戶上門,讓老百姓認識我到熟知我到信任我。記得那陣子從早上一直忙到深夜,看到老百姓的理解和熱情,累也不覺得累。

在農村,教育一直是重點,學校和孩子也是我心中重中之重,從我讀書開始帶家教,做義務輔導,到後來為孩子們爭取“免費午餐”我就感覺自己一直在和學校和學生結緣,和他們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總覺得自己的頭腦是父母給的,而知識卻是老師給的,而現在我要做的,不是把知識和愛心返回給我的老師,而是傳遞給更多的人,即使和他們並不相識,但愛心和知識卻完全也應該在這種傳遞中得到發揚和擴散,就好比接力賽一樣。

從學生入手,從教育入手,一直是我農村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突破口,在我看來,孩子永遠是農民朋友們的心頭肉,你熱愛孩子,自然農民朋友也會熱愛你,我的想法就這么簡單。經常和孩子們談心,給他們傳授學習方法,義務輔導他們學習,也就成了我閒暇之時的工作。這裡的學校條件從硬體的基礎設施,到軟體都無法和東部那些大城市比,但孩子們的吃苦精神,樂觀精神,城裡很多孩子卻是無法和他們比,從第一天和他們打交道,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為學校,為孩子們做點什麼,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雖然是一名漢族,三家村是一個苗族村寨,但我並不覺得很陌生,反而感覺很親切。也牢記上級領導對我們的囑咐與叮嚀,紮根於農村,紮根於基層,就是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先做人,後做事。這就是我簡單而平凡的村官生活。

三、放平心態,端正學習態度。

向村支書學習,村支書具有十多年的管理農村的經驗,熊書記的管理思路值得我去學習。他對我很照顧,也找機會讓我鍛鍊;多向同事們學習,村內的委員們,都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他們對村內事務的熟悉,就是我無法比擬的,通過他們我可以更加了解農村。他們對我都很熱情,近半年的接觸,我對農村的基本情況有了整體的認識。以村民身份去定位自我,深入村里體會農民疾苦,將農民切身利益與自己本職工作緊密聯繫在一起。

xx村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幾乎沒有,農業生產設施相對落後,以傳統種植業、零散家庭養殖業為主,經濟效益低下,增收困難,村里青壯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留下的大多是年老婦幼人員。經過對村情民俗短暫的熟悉後,我主動向支部書記請求,參與到各類村級事物中去歷練。用踏實的行動參與各項工作,不嫌髒,不怕苦,不怕累,一個村委會就是一個小社會,我們面臨的是複雜的人際關係,繁瑣的村居事務,想要融入其中,就必須低下身來向農民民眾學習,尤其是向本村的老黨員老幹部學習,結合自身實際,尋找融合點,從而不斷提高自己處理農村工作的能力和創新服務農民民眾的思路。

我大學學的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運用所學的知識,具體分析xx村的現狀解決問題。利用在電腦技能和信息蒐集方面知識的優勢,從最受農民歡迎、最能給農民帶來實惠和最易於落實的事情做起,幫扶弱勢群體、處理日常糾紛等具體而繁雜農村事務中為推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積聚人氣和能力。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做好每一件小事上,注重細節,從細節著手,在細節上下功夫,在細節上去創新,做到精益求精。

四 、與村民成為朋友,建設美好新xx

在這裡仰望星空,在這裡沒事去村民家坐坐,去學校和孩子們玩耍。空閒時,水庫邊上,田間小道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腳印。在這片土地上,開創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村官的生活,需要我們用心去對待,幫助村里做一些實事,認真做好本職工作。這是大學生村官基本守則,我在做著,踐行著自己的許諾。通過在最基層磨練是對自己最大的幫助,現在,以後,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從一個自己從來只是聽說沒來過的地方開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從陌生到熟悉,從走一里路到不知道半年多走了多少路,最多半天走了二三十公里山路。走路摔過,坐車車翻過,受過許多次傷,慢慢地習慣了,有時一個人很孤獨寂寞。剛開始覺得這樣的環境自己可能呆不住,第一天來這裡,一切都是陌生的,想過放棄,逃離。到後來慢慢喜歡上現在的生活,覺得和村裡的村幹部同事相處得很融洽,這裡的人們很純樸、熱情。來到這裡,開始自己人生意義上真正的第一份工作,是緣份也很榮幸,很高興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己能夠學到很多東西,讓自己更成熟。依然記得那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相信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為村民謀富,為村謀發展。牢記自己是一名為民服務的村官,更是一輩子有奉獻精神的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