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文系畢業論文參考範文

中文系畢業論文參考範文如下文

法國著名文藝理論家丹納在《藝術哲學》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地構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按照丹納的理論,把祥林嫂推向絕境的終極原因,便是由時代精神和風俗習慣摻和而成的社會民俗氛圍。魯迅的《祝福》是一篇極具民俗色彩的作品。小說中涉及到婚姻民俗、祭祀民俗、信仰禁忌民俗、社會制度民俗、服飾民俗、交通民俗等等。我們通過開篇祭灶的場面和結尾隆重的祝福禮儀,就可以看出,在魯迅筆下,魯鎮是一個完整的、封閉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俗文化體系。在這個強大的體系中,一個又一個的封建陋習,猶如巨大的毒蜘蛛網,將祥林嫂緊緊地圍困在其中,使其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每一種較為成熟的民俗文化,都有較強的教化功能和規範功能,對其俗民個體有著較強的控制能力。在民俗學看來,“民俗控制是由某些民俗事象在習俗化過程中對俗民個體施加影響,促使俗民在實踐中想當然地恪守其約束,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控制力,一旦違背了這些民俗的約束,立即在俗民的心理和精神上產生巨大的壓力,並把這種壓力作為一種自我懲罰或超自然力的懲罰。”①的確如此,在各種民俗相互交織中,緊緊威懾著祥林嫂命運的,不是罪惡的個別人,而是由“‘多數人’構成的社會力量———魯鎮上‘咀嚼賞鑒’著她的痛苦的人們,那‘又冷又尖’的‘笑影’,那似笑非笑的‘嘲笑’”②。對於祥林嫂之死,圍繞在她周圍的每一個人———信奉理學的魯四老爺、善女人柳媽等等都脫不了干係。這些曾經充滿同情心的人們為什麼最終使祥林嫂陷入絕境?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所致。

一、氏族社會遺留的婚俗,注定祥林嫂一生坎坷

初到魯鎮的祥林嫂,年齡大約二十六七歲,從作品中獲知:丈夫比她小十歲,所以,可以推測,她的丈夫約十六七歲。去魯鎮時的祥林嫂,丈夫已因病去世,那么他丈夫結婚時可能是十五六歲,或許更小。而祥林嫂的小叔結婚年齡是多大呢?祥林嫂初來魯家,“小叔十多歲”。衛老婆子第二年新正將盡時來魯家拜年,她說:“現在第二個兒子的媳婦也娶進了”,可見,祥林嫂的小叔結婚年齡也不過十二三歲。婆婆顯然是一個寡婦,丈夫什麼時候死的不清楚。祥林嫂第二次結婚,結果又成了寡婦。魯迅在作品中接連安排婆婆、祥林嫂、小叔三個不同年齡的人婚姻狀況,是有特定用意的。婆婆守寡,祥林嫂兩次守寡。小叔子十二三歲結婚,命運狀況不言而喻。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當地的婚俗:女子比男子歲數大得多,且男子很小,一般十三四歲至十六歲就結婚。這種婚俗正是早婚習俗。

其實,這種落後的早婚風俗,《中國民俗辭典》就有記載:“建國前,漢族男女十四五歲成婚者頗多。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也實行早婚,羌族男子七到十歲,女子十二至十八歲。普米族女子十五歲左右即可成婚。”根據性生理,這種早婚有害健康,夭折的也頗多。祥林嫂的悲劇從寡婦開始,而這守寡的原因與當地落後的婚俗密切相關。

這種落後的婚俗不僅表現在早婚上,而且還表現在女子可以作為婚姻的買賣上,這種婚姻被稱為“買賣婚姻”。祥林嫂被婆婆賣到山裡去,婆婆得了八十千,為第二個兒子娶媳婦,財禮只花五十千,除辦喜事費用外,還剩十多千。這種赤裸裸的婚姻販賣,在世俗人們看來,“婆婆倒是精明強幹”,“很有打算”,不但不憎惡,反而佩服讚揚。祥林嫂的婆婆不僅買賣婚姻,而且憑藉宗法所賦予她的婆權從魯家把祥林嫂搶來送到深山野林,這又是一種搶婚形式。小說這樣寫道:祥林嫂跪在河邊淘米,一隻白篷船上跳下兩個大漢,把她捆在船上,劫去賣到賀家坳,與賀老六成了親。這種搶婚習俗產生於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時期,是氏族社會婚姻形式。那時,紹興搶親不犯法,官府也聽之任之,作者深層描寫搶婚習俗,目的是揭露這一陋俗使祥林嫂受到巨大的心靈創傷。

早婚、買賣婚、搶婚,這就構成了當時魯鎮一帶的婚俗,這些氏族社會遺留的婚俗,注定祥林嫂一生坎坷,為她的悲劇人生埋下伏筆。

二、封建禮教“從一而終”的信仰習俗,成為祥林嫂巨大的精神枷鎖

對已婚女性要求“從一而終”起源已久。《周易·卦三十二·恆》中就有“恆其德貞,婦人吉;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③語。在《序卦》中又說“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④。《禮記·郊特牲》中也說“壹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至漢,劉向的《列女傳》和班昭的《女誡》使這種觀念進一步強化。但從歷史資料看,儘管此後歷朝統治者均有此類規限,此後又有唐朝宋若莘著《女論語》,更有宋朝程頤在《近思錄》中提出著名的“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但從總體講,女性再嫁並未受到嚴格限制,“從一而終”的倫理觀念在當時還未能成為規範人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的一種基本力量,也即還未能進入為廣大俗民所認可、恪守和傳承的民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