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大綱

與已開發國家現代公司制度的形成更多地表現為自發性制度變遷過程不同,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更多地表現為誘導性甚至強制性制度變遷過程。政府在推動國有企業公司代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表面上看,公司化改革轟轟烈烈,大批所謂現代公司被“生產”出來。但實際上,這種政府主導的公司化改革不可避免地帶來很多先天性的缺陷,表現在股權結構上國有股權一股獨大,流通股本所占比重過小且高度分散。在這種股權結構下,大股東利用其控股權選出占董事會絕對多數董事,實際控制了董事會,董事會基本上成為大股東的代理人,股東大會實際上成為大股東會議或大股東控制下的董事會擴大會議,使小股東的權益更容易受到損害。同時,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監事會的形同虛設、股東權利保護機制的欠缺,對受損害的小股東權益無從救濟。因此我國窮盡一切措施,保護小股東權益,更具迫切的現實意義。

各個國家都在探索保護小股東權益的途徑,其中獨立董事制度不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獨立董事制度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美國許多投資基金的失敗,因關聯交易、投資基金公司的自我監督不足,公司和小股東的權益受到損害,使小股東失去了他們的投資。鑒於管理者、大股東和小股東之間利益存在的衝突,為確保小股東權益得到保護,美國國會於1940年通過《投資公司法》,要求投資公司董事會至少有40%的成員為獨立董事,獨立董事作為一項制度開始正式出現。在此後多年的發展中,獨立董事制度在小股東權益的保護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獨立董事制度於2024年,由證監會《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以完善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和保護小股東利益為宗旨,正式引入我國。引入的這幾年來,獨立董事制度在保障了小股東的權益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於存在缺少法源基礎、理論界對獨立董事的作用認識不清定位不準、沒給予足夠的重視等問題,使我國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沒有發揮好保護小股東權益的應有作用,更多的是在智囊與諮詢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理論界如何從獨立董事制度是保護小股東權益的基石的高度定位該制度,並以應有的重視程度去研究完善該制度的措施,以促進立法界將該制度法定化,提升該制度的法階效力,使該制度能在保護小股東權益上發揮應有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