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畢業論文選題範文(參考)

語境視角對於儒家文論的看法,儒家文論的根本點在於“過於看重文學的功利性,看重其政治、倫理、教化方面的美刺諷喻作用;雖然也認識到文學與情感的關係,體會到文藝的審美性能,但都放在次要地位。”從語境的視角來講,認為儒家文論對文學與語境的關係有過分強調之嫌,過於強化了文學的社會服務一面,而對文學與其它元素的,如與情感、審美的關係則是過於弱化了;實際上,社會因素只是語境的組成成分之一,但絕非唯一的成分。由此可見,語境的視角有助於從系統化、學理化的層面透視默寫傳統的文論觀念。

(三)語境與詩史互證對比

本部分是對於語境與詩史互證的比較。

1.定義的比較。語境即語言使用的環境,英國的人類學家malinowski的貢獻在於“構建初步的語境理論,並把這種理論引入人類學研究和翻譯研究”;倫敦學派的領袖j.r.firth把語境概念引入語言學,並使它成為語言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此後,眾多的語言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發展和細化了語境的概念。但大都是以malinowski的語境概念為基礎的,語境最初的概念打開了一片廣闊的學術研究新天地,因為語境這個概念包含的內容實在是很豐富的,語境概念從出現的最初即帶有比較強的闡釋功能。

以史證詩是中國詩學的傳統,鄧小軍認為“以史證詩,是考察詩人的本事、詩中的時事或歷史背景以釋證詩歌。”這種方法最佳的研究對象是寫實性詩歌;以史證詩、以詩證史,是一個問題的兩各方面,即,通常所說的“詩史互證”,從文學立場說,主要是以史證詩。以史證詩研究中所關注的詩人本事、詩歌文本中涉及的時事或詩歌文本創作的歷史背景,可以認為就是本文所提出的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共時語境。“以史證詩”之中的“史”是有範圍的:從內容上要求的是與研究的詩人、詩歌文本相關;從時間的維度對於“史”的要求就是詩

歌文本同時代的詩人本事、詩中的時事或歷史背景。簡言之,“以史證詩”之中所指的“史”與語境相比,所指是比較明確的。

2.研究範圍的對比。語境的研究範圍頗為廣泛,有學者列舉語境因素的分類,基本是兩分法:如情景語境與文化語境,局部語境與整體語境,可能語境與真實語境,強式語境與弱式語境,靜態語境與動態語境,顯性語境與隱形語境,物質語境與社會語境等,從語境分類的簡單列舉,發現語境研究的視角眾多,語境研究的範圍,或者說研究的對象是豐富的。

從內容方面對語境區分的有情景語境與文化語境,物質語境和社會語境;從語境涉及的範圍分為:局部語境與整體語境;從語境的真實性角度區分為:可能語境與真實語境;從語境的層次所作的劃分:強式語境與弱式語境、顯性語境與隱形語境;特別需要提出的是靜態語境與動態語境,本文認為這樣的劃分加入了時間的維度,凸顯了語境的歷時性特徵,該類劃分是基於語境的性質的。

語境還可分為“語言語境”和“非語言語境”,語言語境指交際過程中某一話語結構表達某種特定意義時所依賴的各種上下文,包括書面語的上下文、口語中的前言後語;非語言性語境指交流過程中某一話語結構表達某種特定意義時所依賴的各種主客觀因素:時間、地點、場合、話題、交際者的身份、地位、心理、文化、交際目的/方式/內容及各種與話語同現的非語言符號(如姿勢、手勢)等。

由本章第一節的宇文所安唐詩史的語境透視,發現其關於歷史語境的建構:其一是“語言語境”的建構,可以分為詩內語境、詩外語境,詩歌內外語境的互動產生理解的意義;詩外語境:傳記,傳說,正史,野史,逸事,後人詩歌評論家點評,讀者反應等參與語境的建構。其二,現代語言學語境理論所提出的“非語言語境”,在古典文學的研究中是很難發揮作用的,因為歷史的長河已經幾乎將古典文學生成的非語言語境洗刷殆盡,殘存的古蹟是那么地沉默,年代久遠,歷經滄桑的古蹟一定是在訴說著什麼,只是我們很難明白,就研究而言,“非語言語境”固然是需要的,然而難以恢復。所以在古典文學的研究中“語言語境”占據主導地位是必然的。

論及詩史互證,陳寅恪是必定要談到的,趙敏俐認為“陳寅恪的詩史互證,絕不僅限於一般的考證,實際上他的考證一直是在歷史進化論等現代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的,所以他能從浩繁的史料中鉤稽出與作家作品相關的複雜歷史背景,從而得出新見迭出的結論”,換言之,在紛繁複雜的語境中,陳寅恪鎖定那些與作家作品具有高度相關性的的語境構成成分,在此基礎上的研究,是存在新創見產生的可能。由此可見,詩史互證與語境是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