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從國小至高中設定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出發點,以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基本學習方式”的新型課程。通過活動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利於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整體認識,培養作為一個社會人、現代人的各種能力和素質,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

二、活動的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3、形成從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套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實施內容

1、關愛大自然,爭當環保小衛士

在地球環境日趨惡劣的情況下,引導學生關注人類共有的生存環境,懂得愛護資源的重要性。樹立環保意識,提高環保實踐能力,激發熱愛我們共有一個美麗家園的情感,從而爭當環保小衛士。通過小組研究性學習活動,發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知道浪費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增強學生的節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增強社會責任感。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身邊開始了解、調查、蒐集周邊環境狀況資料,喚起學生的憂患意識。懂得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道理,知道破壞環境對人類造成的危害,使學生主動向社會宣傳,讓大家都來保護環境,綠化我們的家園。

此課題可定以下子課題:人與樹木、垃圾的危害、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野生動物與人類……

2、 走向社會,我是合格的小公民

綜合實踐活動的產生既適應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又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都具獨特性、具體性,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特長,都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綜合實踐活動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創造了空間。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接觸社會、認識和了解社會,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學習活動。

在活動中學會關注自己的生活、關注身邊的人、關注身邊的事,做一個社會人;學會交往與合作、培養動手、創新等多方面的能力;樂於參加力所能力的勞動、體驗勞動的可貴;願意為家鄉為社會建設和發展服務,有較強的服務意識與責任心;積極參與志願者活動,關心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並樂於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涉及的活動內容有:社區衛生宣傳、學雷鋒活動走進社區、綠化美化社區、淨化社區系列活動……

3、盤活竹鄉資源,挖掘竹鄉文化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在新課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著更大的創新走向。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鼓勵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自然的“十字路口”,把學習的觸角引向多個角落。立足當地實際,著眼家鄉發展,彰顯地方特點。盤活地方資源,凸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知識積累的豐富性、探索問題的多樣性、教育評價的多元性,使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拓展教學途徑,讓學生的創新精神、個性得以和諧主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