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2、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的評定

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的評定採用“優秀”(記為a)、“良好”(記為b)、“合格”(記為c)、“不合格”(記為d)四個等級呈現。凡符合相應標準、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的,可評為“優秀”等級;凡符合相應標準、表現較為突出的,可評為“良好”等級;凡基本符合相應標準,可評為“合格”等級;凡不符合相應標準,應評為“不合格”等級。

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評為“優秀”的,應有充分的實證材料。評為“尚需努力”或“不合格”的需註明原因,應有相關證明材料。

四、評價工作程式

綜合素質評價分為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每學期結束時,學校要組織對每個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階段性評價採取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的方式進行,同時教師和家長以“寄語”形式對學生提出希望和要求。階段性評價不對基礎性發展目標進行等級評定。

學生畢業時,學校要在階段性評價的基礎上對每個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按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班級評價、學校審定的步驟進行。

(一)學生自評。學生依據評價標準的有關要求,進行自我評價

(二)同學互評。在班主任指導下,小組同學之間根據學生自評和展示的實證材料,結合平時的觀察了解,進行交流和評價。

(三)班級評價。班級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成員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代表組成,班主任任組長。評價小組的人數以5~7人為宜。工作小組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根據評價標準和相關材料對學生進行評價,撰寫綜合性評語,並對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提出評價等級的意見。

(四)學校審定。學校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成員由校長、教師、學生和家長代表組成,校長任主任。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要制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實施細則,負責具體的組織實施工作,指導並監督評價過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對班級評價等級意見進行審定,形成學生終結性評價結論意見,並將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學生本人及其監護人。對評價結果為優秀等級的學生,學校應進行不少於15日的公示。

如果學生及其監護人對評價結果有異議,可以書面形式向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提出覆核申請。學校接到申請後,要進行調查、覆核,妥善處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綜合素質評價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點和難點。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指導與檢查。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訂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並指導學校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二)履行誠信職責。要建立健全綜合素質評價的誠信機制,引導學校、教師和學生履行誠信責任和義務。各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要組織所轄區域校長簽訂誠信承諾責任書。凡提供虛假材料或不按照規定程式操作的,要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三)建立全省統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台。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按省教育廳統一要求,形成統一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檔案,適應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綜合改革的需要,為開展教育教學管理和高校選拔錄取新生提供客觀、準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