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生態市建設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一、充分認識生態市建設的重要意義,全面加快xx生態市建設步伐一要充分認識到建設生態市是順應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21世紀是人與自然開始走向協調與和諧的世紀,“環境與發展”已成為各國關注的時代主題,健康生存與可持續發展是時代的主鏇律。二戰以後,世界經濟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時期,各工業大國大規模發展工業經濟,在單純追求經濟成長與物質財富增加的目標驅使下,採用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產方式,這種傳統發展模式的盛行,導致了嚴重的後果。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性的環境污染、能源緊張、糧食危機、人口膨脹等問題日益凸現,向人類社會敲響了生存與發展的警鐘。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生態經濟理論,這種理論在強調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同時,提倡既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也不以犧牲經濟成長為代價的生態經濟成長方式。生態經濟理論一經提出,就顯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日益成為指導人類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隨著人們對生態經濟認識的不斷深化和實踐的不斷拓展,生態經濟已經成為當今人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種新理念、新戰略、新模式,對人們的生產觀、消費觀、發展觀產生著革命性的影響。ザ要充分認識到建設生態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一。十六屆三中全會又突出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五個統籌”,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更加重視並切實抓好生態環境建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值得注意的是,解決溫飽、向中等發達水平邁進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期:一方面,消費結構升級,工業化進程加快,城市化速度提升,人口大量轉移,社會財富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消耗資源最多,人與自然較量最為嚴峻。因此,這個時期選擇什麼樣的發展道路至關重要。經驗證明,依靠傳統發展模式是難以為繼甚至是危險的,特別是在綠色革命影響經濟、社會和人類生活各方面的今天,生態環境已成為決定國際國內競爭地位最關鍵的因素之一,生態指標、環境指標也成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標誌,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沒有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就沒有人民生活質量的根本改善,也沒有廣大人民的全面小康。因此,以生態市建設為載體、堅持可持續發展,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ト要充分認識到建設生態市是池州加快發展的必然選擇。池州是一個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小,工業化、城市化程度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發展環境不夠優;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自主增長能力較弱,資源型經濟比重過大,經濟成長方式較為粗放。基於這樣的市情,如果走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僅難以趕上發達地區,而且會造成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和資源利用高耗低效等不可饒恕的歷史錯誤。作為中國第一個生態經濟示範區,我們應該倍加珍惜良好的生態環境,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生態市建設入手,努力探索一條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具有區域特色的發展道路,避免以破壞和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獲取經濟的高增長。因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生態市,既是站在時代發展的制高點上、充分研究池州的具體實際而作出的必然選擇,也是池州發展方向上的高起點定位、發展方式上的重大轉變、發展時空上的跨世紀工程。ニ囊充分認識到建設生態市,我們具有良好的條件和基礎。一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境內生態環境良好,氣候資源、農副產品資源、礦產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星羅棋布,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佛教文化融為一體,旅遊資源品位較高;山青水秀,植被保護良好,工業污染極少。二是具有紮實的工作基礎。池州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並將發展生態經濟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先後提出了“不會治山治水,就不會治區”的戰略思想和建設“大環保產業開發區”的戰略舉措。特別是通過建設生態經濟示範區和實施中國21世紀議程地方試點,初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池州生態經濟建設特點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湧現出一批發展生態經濟的先進典型。三是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走生態經濟之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深入人心。四是擁有一大批熱心生態建設的各類人才。五是在與國內外的交往中提高了池州的知名度。所以,我們一定要搶抓機遇,發揮優勢,進一步深化對生態市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切實把生態市建設作為推動池州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予以大力推進。ザ、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生態市建設,努力推動池州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ヒ灰堅持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不動搖,實現全面發展。當前,池州最大的問題仍然是發展不夠。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加快經濟發展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和第一要務,推動池州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建設生態市,就是要緊緊抓住這個主要矛盾,始終把發展放在首要位置,切實解決好發展不夠、發展不快、發展不全面的問題。要充分發揮我市的資源優勢和後發優勢,大力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和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循環經濟的自主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新路子。ザ要促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實現協調發展。如前所述,我們再也不能用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產出、低效益的生產方式促進經濟成長。要轉變這種觀念,可能是要損失一些眼前利益的,但這種觀念轉變對於今後發展的意義將是非常深遠的。我們講科學發展觀,實質上就是在創新理論指導下的創新實踐。生態市建設本身就是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創新實踐,就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生態環境和現代化進程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促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觀念轉變,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因此,我們抓生態市建設,不僅能促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也為池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找到了一條成功之路。ト要立足當前,謀劃長遠,實現可持續發展。近幾年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狠抓招商引資、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經濟發展,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全市GDP的增幅達到13.6%,財政收入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的增幅、財政收入的增幅均為全省第一,全市經濟處於高位運行態勢。要想繼續保持這樣一個強勁的發展勢頭,從現在起,就必須考慮到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三者之間的關係。要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人均占有資源與消耗是否適度、資源環境消長是否平衡、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環境的可承載性是否合理等問題, 做到既能滿足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能為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力求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謀求經濟、社會最大限度的發展,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ト、加強領導,強化責任,確保生態市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ヒ灰健全組織,明確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生態市建設擺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將生態市建設任務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責任制,加強對生態市建設的統一組織、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協調。市生態辦要發揮統籌協調的職能,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ザ要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積極開展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生態文明觀、文明發展觀的宣傳教育,促進全市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教育廣大幹部民眾樹立環境、資源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尤其要確立環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財富、環境就是競爭力的觀念,使生態市建設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化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ト要依託項目,加大投入。結合省“861”行動計畫池州工程和生態市建設總體規劃的實施,選擇一批生態基礎建設、生態能力建設的重大項目,尤其要突出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重大項目建設。面向市場,多方籌資,切實加大投入,為生態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和技術支撐。ニ囊建章立制,依法管理。要抓緊組織制定有關生態市建設的政策規章以及配套政策,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執法監督管理,把生態市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ノ逡加強監督,嚴格考核。要把建設生態市納入重大事項督查範圍,把建設生態市的實績作為評價幹部的重要依據。對成績突出的要給予獎勵,對工作不力的要嚴肅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