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級讀後感:《南京大屠殺》讀後感言

初一年級讀後感:南京大屠殺讀後感言

這是一個中國人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這是一座千古奇恥的紀念碑;這是一個“國窮民窮被狗欺”的有力見證,這是30,0000中國人生命的終點。在70年前的南京,短短的六個星期內,它經歷了一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這便是後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華裔美籍作家張純如深入探究此事,寫出了讓世人震驚的《南京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戰被遺忘的大屠殺》(中文譯本為《南京大屠殺》)。這本書揭露了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全面嚴謹地論述並分析,是一本極有史料價值的著作,對提醒世人勿忘這次亘古未聞的空前慘劇,起到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警世作用。  日本人對南京的洗劫,是一個可怕的事件。集體屠殺士兵、殺繆並強暴數十萬平民,獸行的發生違背了所有的全部戰爭法則與慣例。如果就其殘忍程度與暴虐規模來說,也是世界歷史上此類事件中排最前面的。

南京大屠殺一直保持一個模糊時間的狀態,不同於在日本出現的核子彈爆炸,或是在歐洲上演的猶太人的大屠殺。南京屠城的恐怖景象,事實上很少被亞洲之外的人們所知曉。正因為如此,許多日本的政治家、大學教師以及工業界的領袖們,他們不顧大量事實的存在,死死地一口咬定,南京大屠殺不曾發生過。他們不想讓西方國家知道他們醜惡的罪行,於是,他們開始了對歷史別有用心的歪曲。他們數十年來系統地從他們的教科書中,肅清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參考書目,搬走了展覽館裡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照片,銷毀原始的資源資料,而且從大眾文化中去除任何有關此次大屠殺的痕跡。

任何想使記錄不會摻水的嘗試,必須遮住陽光,於是就見不到作為一個民族,在面對整個這一時期他們行為紀錄的時候,日本人在想盡辦法安排、培育和維護他們的集體“健忘症”。他們還在精心培育的神話中,把國家的角色偽裝起來,聲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是受害者,而不是戰火煽起人。在廣島和長崎爆炸的核子彈,造成日本人民的大恐怖,幫助這種神話調換真相。

但是,想想看,我們難道就沒有錯嗎?

在一次被俘虜的過程中,我們有一支很強的武力——超過兩個日本團,為什麼一點也不曾嘗試抵抗,就輕而易舉地變成了俘虜?這么多部隊的長官,他們都跑哪裡去了。兩個日本的軍團,在我們7000名俘虜已經被解除了武裝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決定奮起反抗,他們的部隊就會消滅的!為什麼我們不發起反抗?為什麼我們要選擇投降?為什麼我們要選擇逃避!

如今日本人不但沒有承認自己當年的錯誤,而且教育他們的後代這是他們的光榮。這天大的恥辱啊!中國要扭轉乾坤這個重擔就落在我們身上。我們要記住中國人的恥辱,發憤圖強,挽回祖國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