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級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初二年級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一種積累.毅力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驚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更會堅強地去面對.這是我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大的感慨.在與時俱進的現代社會中,自我獻身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頑強堅忍的意志更成為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正是塑造了一個從戰爭年代中脫穎而出的英雄青年——保爾·柯察金,也同樣讓我們感到了深深的責任,聽到了社會對理想人格的呼喚.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生動地描寫了一代工人階級青年在苦難中誕生,在鬥爭中成長的過程;在風雨如磐的沙皇暴政下,在地主資本家,反動哥薩克,外國侵略者的重重壓迫下,他們懂得了愛和恨,增長了知識,煉就了堅韌頑強的性格,在十月革命的風暴中,經過共產黨的教育,百鍊成剛,從自發的反抗者逐漸鍛鍊成了自覺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文中的保爾是個不幸的人.他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他意志堅強,為了信念,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把自己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雖然現實生活中未必再要求我們像保爾當年那樣一天發起十七次衝鋒去攻占一個城堡,也未必要求我們在身患傷寒的情況下踩著寒冷徹骨的爛泥去修建小鐵路,但是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中,保爾的那種為人類進步和解放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種把崇高理想和每一個具體行動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那種不畏任何艱難險阻,百折不撓,勇於進取的精神;那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仍是我們在學習中應該有的精神與行動.

可能有人認為保爾·柯察金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他並不存在,那就錯了,這本書雖然不是傳記作品,但它所反應的基本上是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本人極不平凡的人生,是作者對生活的切身體驗,對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的哲理性思考與總結.在他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情況下,他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品基本上是靠作者口述,親朋好友筆錄下來的.

雖然和平的年代不需要讓我們為戰爭犧牲,但那從無數犧牲中總結出來的不變的意志與信念是萬萬不能由我們來放棄的.只有把握住自己的理想與目標,憑藉堅強的意志奮鬥,拼搏,才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才能理直氣壯的對自己說:“我成功了!“保爾所處的那個烽火年代已過去大半個世紀,而保爾精神仍被一代代地繼承.保爾·柯察金那種反對壓迫,反對凌弱,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假公濟私,見義勇為,知難而進,不怕艱苦,忠於職守,為公眾的利益獻身而無怨無悔的高尚情操,依然光彩奪目.這種社會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一種新的時代要求,那就是在市場經濟新的歷史條件下,人們談物質多了,談精神少了,而一個人文精神失落的社會,它是不健全的,甚至是危險的.

有些人死了,卻仍然活在人們心中;有些人活著,卻已經死了.千千萬萬死去卻仍然活著的人才不愧為國家的英雄,人民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