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促銷方案

有人說,節日促銷越來越像是廠家和商家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也有人說,不促銷可能連個雞骨頭都沒有。面對巨大的節日市場,逃避只能是坐以待斃。  

節日消費心理的特點決定了不同平常的節日售賣形式,對於新品牌的推廣,更是給消費者親密接觸的絕佳良機。“感覺消費”時代的來臨,使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上個世紀90年代的重視商品性價比到今天同質化時代的“感覺消費”,消費者越來越隨“心”所欲,而商家精心營造的隨“心”所欲售賣氛圍,就會使消費者不自覺地“跟著感覺走”,實現目標銷售。 

那么節假期間如何吸引消費者有限的注意力,把握節日消費市場的熱點和需求變化趨勢,做大做活節日市場?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家生產水餃、湯圓、粽子等傳統中式食品的小企業的節日行銷心得。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企業超過一半以上的銷量是在節日前後實現的,因此在實踐中積累了深厚的節日行銷經驗。

策略一:出位創意 烘托節日氛圍

節日是動感的日子,歡樂的日子,捕捉人們的節日消費心理,寓動于樂,寓樂於銷,製造熱點,最終實現節日行銷。針對不同節日,塑造不同活動主題,把最多顧客吸引到自己的櫃檯前,營造現場氣氛,實現節日銷售目的。如去年端午節,在賣場把超市的堆頭設計成龍舟的形狀,龍舟上既可擺放xx真空粽子,又可擺放宣傳端午的物料,在現場營造出一個濃厚的端午節氣氛。而贈送香包,開展端午文化大賽的民俗表演更增強了節日熱鬧氛圍,激發了眾多消費者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 

策略二:文化行銷 傳達品牌內涵 

文化行銷,嫁接節日的文化氛圍,開展針對性的文化行銷。充分挖掘和利用節日的文化內涵,並與自身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吸引眾多的消費者,在給消費者藝術享受的同時,也能帶來良好的市場效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比如情人節,我們在賣場開展的“情侶過三關”和“湯圓代表我的心”。智力闖關活動,就很好的洋為中用,不僅增加了我們xx湯圓的文化外延,還通過活動傳達出情人節的浪漫與溫馨,而且,平時兩人之間羞於表達的想法也可以藉此表達,也豐富了節日內涵。在去年中秋節,我們通過舉辦“幸福一家人家庭廚藝大賽”,就成功的演繹了濃烈淳厚的傳統親情文化,在團圓歡聚的親情中營造出良好的購物環境,也不失時機的把我們的xx品牌內涵傳達的惟妙惟肖。其它如燈謎擂台賽、地方民俗文化展示等已成為商家吸引消費者“眼球”屢試不爽的妙招。 

策略三:互動行銷 增強品牌親和力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費者的需求開始由大眾消費逐漸向個性消費轉變,定製行銷和個性服務成為新的需求熱點,商家如能把握好這一趨勢,做活節日市場也就不是難事了。去年端午期間,我們在長沙開展的“來料加工??教你包xx粽子”就頗受消費者親睞,我們的女工展示的包粽子絕活讓那些都市裡的家庭主婦看得嘖嘖稱讚,現場的銷售也是一片火爆。而賣場,更是節日行銷的主角,深圳沃爾瑪曾開闢先例,讓顧客自己設計禮籃或提供不同型號的禮籃,由顧客挑選禮品,不限數量、品種、金額,既可迎合不同的消費需求,又可充分掌握價格尺度。此法一經推出便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不僅大大增加了生鮮部的利潤,也促進了其它部門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