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教育黨課講稿

同志們:

前不久,鐵運公司紀委在全公司開展了誠信理念徵集活動,公司黨委書記也要求各單位黨委要為黨員幹部上一堂誠信教育黨課。按照黃書記的要求,今天由我為在座的黨員幹部上一堂誠信教育黨課,也是廠黨委六月份先鋒論壇的內容。上完黨課後,請黨委工作部將黨課內容通過區域網路傳給各支部,作為各支部黨課和職工月例會進行教育的參考。我這堂黨課的題目是《誠信——立身之本》。

什麼是誠信?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用,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要有責任感。它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更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到的最起碼的道德標準。“民無信不立”,是孔子在回答關於治國的結論;“言必信,行必果”,“誠於心,信於行”,是歷代“君子”孜孜以求的修身目標。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五十兩金子。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兩金子。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多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寵妃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犬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所以後人有詩云:“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烽火戲諸侯。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失信於民。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這使我想起那個總是喊狼來了的小孩,因為他沒有誠信,結果丟失了性命。由此可見,誠信對於一個人的生死、對於一個國家的存亡都起著極為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中國目前的信用缺失問題非常嚴重。中國企業每年因不誠信問題,造成的損失高達幾千億元人民幣。三鹿集團是國家重點龍頭企業,XX年其品牌價值被福布斯雜誌評定為149.07億元,而就是這樣一個名牌優質企業,卻因為三聚氰胺不誠信事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宣布破產。如果我們長期生活在這樣一個缺乏誠信的社會中,我們便失去了安全感,失去了生活的快樂,加重了我們的精神負擔,也讓我們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為了建設誠信社會,為了我們生活的更加美好,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做一個誠信的人。當然,做一個誠信的人,我們會有更多的收穫。現代生活的競爭激烈,大家為了搶奪有限的資源和財富,就有人採用坑蒙拐騙等不誠信手段,獲取短期收益。表面上看,他們是賺了,但長期來看,他們不僅失去了朋友,失去了用戶,也失去了做人的價值和快樂。做一個誠信的人,能讓我們獲得堅貞不渝的愛情,肝膽相照的友人,蓬勃發展的事業,更讓我們的精神世界獲得富足。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絕不僅僅是為了吃飯,我們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而誠信做人,會帶給我們精神上的富足和快樂。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被人相信是一種幸福》。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托著浪花越來越遠……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裡拚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面,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船越來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不見了,只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孩子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游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棄吧他對自己說。這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那張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里後,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裡,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的最後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長終於發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里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勸:“這么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去找。又有人說:“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船長大喝一聲:“住嘴!”終於,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當孩子甦醒過來之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孩子問:“孩子,你怎么能堅持這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