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瀋陽農業大學團委工作總結

為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運用本地文物資源優勢和紀念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在大學生中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XX年3月4日,我校在撫順雷鋒紀念館開設了瀋陽農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使雷鋒精神常駐校園。3月7日,遼寧教育電視台、遼寧電視台對此活動進行了報導。遼寧日報在3月11日要聞版報導圖文形式也報導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建立活動。

3月27日,由遼寧電視台《陽光嘉年華》欄目組與我校團委聯合開展的“XX中國紅色之旅—尋訪焦裕祿的足跡”赴蘭考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通過尋訪焦裕祿的工作、成長、奉獻經歷來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由校團委孫長清任帶隊指導教師,我校有12名同學參加此次活動,男女各6名。其中黨員6名,團員6名,有3名同學獲遼寧省三好、優乾等榮譽稱號,2名同學分別在全國英語競賽和排球比賽中獲獎。此次活動從XX年3月27日—4月1日,歷時6天。並於3月31日與焦裕路祿國小共建。

中國紅色旅遊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中央外宣辦(國務院新聞辦)、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家旅遊局、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聯、法務部共同發起的以革命歷史紀念地為旅遊目的地,以其獨特的革命歷史內涵,美麗的自然和人文風光,和深刻的歷史變遷吸引著廣大遊客的紅色旅遊。

組織和參加紅色旅遊是對大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載體。

4月28日,瀋陽日報也採訪了我校赴藍考社會實踐學生。

5,開展了大學生思想狀況調查,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堅持實踐育人,引領青年健康成才

6,開展了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成才密切相關的套用性、綜合性、導向性的實踐活動,擴大暑期社會實踐規模,組織學生到國家發展需要的地方進行學習、考察,走千家、訪萬戶,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

2月2日,團委李宏印、孫長清老師帶隊,參加了在法庫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切實地讓青年學生深入基層,受到了教育增長了才幹。2月3日,遼寧電視台、遼寧教育台就此活動進行了報導。

7,鼓勵團員青年積極參與“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大學生志願服務遼西北計畫”,教育大學生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到西部、到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鍛鍊成長。引導青年艱苦創業,促進青年建功成才。

4月29日遼西北計畫和西部計畫集中招募活動啟動,遼寧電視台對此進行了採訪。7月1日上午9時,正值我黨建立84周年之際,學校在辦公樓會議室舉行歡送XX年國家西部計畫、遼西北計畫志願者座談會,積極了解志願者的心理動態,鼓勵他們挑戰自我,在自己的崗位做出貢獻。

我校培養出越來越多願意紮根艱苦地區,為自己的理想和國家的前途做出卓越貢獻的畢業生,我校畢業生葉海光榮獲“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金獎。

8,通過勤工儉學、家教、助研、助管,從事服務性工作,培養了勞動觀念,增強自食其力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9,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為統領,通過助殘、助困、助孤等公益性活動使學生體驗服務社會的樂趣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XX年5月1日,李宏印老師帶隊林學院到陵東鄉敬老院進行慰問演出活動,青年學生為老年人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演出,並表演了插花、與老人聊天、栽花,同時接受遼寧電視和教育台的採訪,並分別於5月3日和5月7日在新聞中進行了播報。

XX年7月20日,沈農博士團赴彰武就“養鵝技術與診治”、“有機農業產品認證”、“農產品深加工技術”、“果蔬新技術”與當地農業局、畜牧局進行了座談,積極助困扶難,用知識給予別人幫助。遼寧電視台、遼寧教育電視台分別對此進行了報導。

四、堅持服務育人,完善具有沈農特色、共青團特點的服務體系

10,為青年學生學習服務。各級團組織努力創建學習型組織,幫助廣大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搞好學業進程設計。通過新世紀讀書計畫、讀書俱樂部、學習經驗交流、學習狀元評比等有效載體引導學生樹立學習是第一要務,勤奮學習最重要,學習優秀最光榮的觀念,推動我校優良學風、考風的建設。

XX年4月,校團委與外語教學部老師積極籌備並舉行了外語大賽。於4月3日下午兩點進行選拔英語優秀的青年大學生,4月4日-4月8日復進行賽,4月15日舉行了決賽。

11,為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在新生入學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引導他們確立新的人生目標,開展首屆大學生人生規劃與職業生涯設計大賽;針對畢業生,通過邀請優秀校友作報告、舉辦模擬招聘大賽等方式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5月25日,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在多功能報告廳舉行。6月3日遼寧電視台黑土地劇組報導了我校創業計畫大賽。6月15日禾豐查團隊進校園報告會在世紀會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