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瀋陽農業大學團委工作總結

我校在第七屆“挑戰杯”遼寧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喜獲1金2銀6銅,並有10個作品獲入圍獎。其中,“遼寧省朝陽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安全評價及改善對策”獲金獎;“關於建設小型生態農場的分析與規劃”“濟林—花卉—竹農業生態經濟模式”獲銀獎;“一種貯水子花盆及其盆芯”“‘Y’型匯流口水流水力特性試驗研究”“富爾江尾水渠跌水坎的消聲試驗研究”“農民收入問題的調查與分析”“還青少年一片蔚藍的天空”“瀋陽郊區水資源現狀及對該地區經濟發展影響調查報告”獲銅獎。

12,為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服務。今年的4月31日,學校評選表彰了團內“兩先兩優”,評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青年志願者等方面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十佳青年教職工、十佳大學生、研究生學術十傑,通過選樹先進典型為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13,為特困五四表彰暨共青團理想信念教育動員大會在生等特殊群體服務。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助學貸款工作,挖掘校內外資源謀求助學崗位,資助經濟困難學生。關心理健康特殊對象、受處分學生。

2月1日晚,由我校承辦,由團省委聯合中共遼寧省委高校工委、遼寧省學生聯合會、瀋陽團市委等多家單位,以“情系學子心共度歡樂年”為主題的關心和服務留校大學生活動在我校舉行。

活動期間,省委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焦利,副省長魯昕,省政府副秘書長都本偉,省教育廳廳長張德祥,團省委書記孫國相,團省委副書記李和忠,瀋陽市副市長王玲,團市委書記林強,團市委副書記李宏德等領導深入學生當中。我校黨委書記郭明順、副書記金寶蓮陪同省市領導與來自東北大學、遼寧大學等其它十餘所高校的200名貧困學生一起聯歡,包餃子、吃年夜飯。

當天參加活動的貧困留校大學生每人得到150元的慰問金和價值50元的禮品。社會各界也加入到關心和服務困難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行列,其中大連港集團有限公司送來了慰問金10萬元。

2月5日下午李宏印老師陪同金書記看望了無家可歸的同學,每人發給200元生活費和60元生活必備品,遼寧日報第七版報導了此情況,並對金書記進行了採訪。

14,為學生生活服務。爭取設立校領導接待日制度,使校領導廣泛聽取意見,多層面地保持同學與學校溝通渠道的暢通,維護和增進同學們的根本權益,促進校園穩定。

2月8日在葉紅園與在校生“共吃年夜飯、共度好時光”,金書記參加了此次活動,2月8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對此進行了報導。

積極關愛青年學生的生活,5月14日、15日,聯繫何氏眼科來我校進行義診。

15,深化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的實施,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服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開展素質拓展訓練,規範素質拓展證書的認證與使用,在社會認可環節上狠下功夫。

分別於5月13日和6月6日舉行了大學生辯論賽和閃亮之星校園歌手大賽,為同學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勵了青年大學生積極培養個人的綜合素質。

4月24日墨爾本海爾老虎隊來我校訪問,並與我校大學生代表隊進行了比賽,增進了我校與外界的交流,為青年學生能夠自由的追求健康與活力的校園主鏇律拉開了序幕。

五、堅持黨建帶團建,以改革的精神推進團組織的自身建設

16,充分發揮學生會、研究生會和學生社團聯合會等組織廣泛聯繫青年學生的作用。把全校青年學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努力把共青團建設成為團結教育青年的堅強核心。團組織要努力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健全學生骨幹培養體系,改進推優入黨工作。

17,制定了《瀋陽農業大學學生社團管理辦法》,規範管理學校各級各類社團活動,使社團這一以共同興趣愛好為紐帶學生組織健康發展,大力推進社團建團的試點,對團員青年實行多重覆蓋,組織社團文化節、社團巡禮活動,重點建設幾個品牌社團。

18,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了廣播站設備及線路的更新改造,鞏固以各類團屬刊物和網路為載體的理論研究陣地、思想教育陣地和輿論宣傳陣地,發揮陣地建設的優勢,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19,制定了《瀋陽農業大學分團委評比考核辦法》、《瀋陽農業大學團支部等級考核辦法》,建立健全科學規範的團幹部選拔任用機制、教育培訓機制、監督防範機制和評價考核機制,激勵團幹部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勇於創造、自覺奉獻,做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團幹部。

20,籌備了瀋陽農業大學第十一次團代會和XX年學代會。

共青團瀋陽農業大學委員會

XX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