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委文藝部第一學期工作總結

這學期,文藝部依然本著“以文藝服務我院建設”的指導理念,切實開展一系列集娛樂性、觀賞性、教育性為一體的文藝活動,活躍院內氛圍,豐富同學生活,並積極的提高各種活動的精神內涵,切實地服務於我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協助我院學生的培養教育工作。同時,積極做好部門內部建設,在商學院團總支和學生會的領導下,完善文藝部的部門職能和部門文化,以更為高效優質的運作和管理模式,為院會和我院的建設提供強大的文藝支持,與院會各部一起,為我院各方面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更為全面的院級文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部門內部建設。

(一)幹事培養工作

本屆文藝部切實做好乾事的培養工作,保證後續人才的儲備,在幹事的選拔和培養上比以往文藝部作了更加細緻的工作,且與往屆文藝部重視才藝的選拔不同,將外聯、策劃、文字和後勤能力同樣作為重要的選拔標準,力爭部內幹事能力的多元化,以完善部門職能,保證工作的全面性。

1、幹事選撥。

幹事選拔標準:

1)願意服從於商學院團總支學生會的領導,以服務同學為工作理念。

2)對文藝活動及文藝工作有較大的興趣和熱情,對工作有極大的積極性,吃苦耐勞,踏實肯乾。

3)具有一定的藝術鑑賞力,能對節目的編排和改進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4)具有一定的策劃創新能力,有創意有思想,能對晚會的流程和主體設計提出較為成熟的意見。

5)組織協調能力強,善於溝通和交流,能夠帶領星光和路北的成員獨立的開展排練工作。

6)具有較好的涉外公關能力,對晚會和部門活動的贊助與商家有獨立的協商能力。

7)文字能力,能對部門活動宣傳,海報及彩噴,通訊包括晚會主持詞的內容等進行編寫。

幹事選拔過程:

1)初試。以面試為方式,對納新同學就其自身情況和經歷、對文藝部工作的理解等問題進行提問,對其氣質態度、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及對文藝部工作的適合度進行初步考察,確定進複式人選。

2)複式。筆試,針對文藝部工作的方方面面設定問題,對進入複試的同學進行書面考察。口試,兩人一組,對抽到的問題討論後單獨進行作答,考察其交流和協作水平以及對文藝部工作所遇到的具體問題的處理能力。

2、幹事培養

幹事培養目標:

文藝部在幹事試用期就力爭能基本確定幹事在部內的角色定位,鑒於文藝部多元化的工作性質,分別培養具有舞台表演,編排,策劃,涉外,文字,賬務管理及後勤管理能力的幹事,儘量保證各幹事能各司其職,目標是能使各幹事在部內的某項工作中能獨當一面,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質和能力,保證每個人都能真正參與到部內工作當中。

幹事培養方法:

1)藝術鑑賞力的培養。派幹事到學校及各院大型的文藝活動和比賽現場,如翻譯學院迎新晚會、校園之星等進行觀摩學習,回來後,讓其對所觀看活動的策劃流程,、節目設定、賽事設定等方面做出理解和評價,由部長副部對其想法的中肯與否進行評價和糾正,幫助幹事提高鑑賞力。

2)策劃創新能力。文藝部活動如外語短劇大賽、十七大晚會等都讓幹事就流程和節目設定提出了有關想法,並要求部分幹事寫了策劃書,部長副部對策劃做出修改意見並適當進行採納。

3)編排和表演能力。文化藝術節的各大賽事,如十大歌手和校園之星等,都有幹事作為選手搭檔進行了積極精彩的配合和表演。舞蹈大賽,外語短劇大賽,更是由幹事獨立的帶領星光和路北的演員進行編排排練,都取得優異成績。

4)涉外能力。文藝部工作中與蒙牛威海分公司等的後期聯繫工作都有幹事進行參與和學習。

5)文字能力。文藝部本學期的十幾項活動的通訊和通知都有幹事撰寫,由部長進行修改和評價,對其寫作能力有較大提高。

6)後勤及財務工作。活動服裝租用、晚會用品採購等工作都有幹事著手進行,體會到文藝部工作的各個方面。

7)組織紀律性。嚴明部內規章制度,嚴明例會和值班規範。

經過一學期的鍛鍊,文藝部的幹事不論是從工作態度、工作能力還是對文藝部部門工作的認識上,基本都達到了培養目標。

(二)星光藝術團及路北劇社的建設管理。

1、星光藝術團和路北劇社納新。

1)發放宣傳材料,向新生重申星光藝術團和路北劇社的性質和宗旨,闡明星光和路北隸屬於商學院文藝部的正規藝術團體,以展示大學生青春與活力為表現形式,以豐富同學的大學生活、提高同學藝術修養為宗旨,服務於我院精神文明建設,內部組織完善,運作成熟。

2)10月11-13日進行納新,評審全部為原來星光路北及文藝部的資深成員,以保證納新質量。

3)10月16日成立大會,在會上,分別對星光和路北以往的工作成果和今後的工作規划進行了總結和展望,確立各組組長,並通過回放以往的演出視頻加深成員對組織工作的認識。

2、星光藝術團和路北劇社的管理。

1)與以往不同,新一屆星光藝術團和路北劇社的各組組長全部由文藝部有相關才藝的幹事擔任,解決了編制的問題,十分有利於交流和協調,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2)新一屆星光藝術團和路北劇社的成員簡介都在院會網站的專欄里掛出,有力的保證了成員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增加了兩個團體工作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