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黨員思想匯報:歷史是最好的教材

敬愛的黨組織:

今天,在黨課上,我們觀看了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導演用鏡頭還原歷史,將周總理愛民如子的公僕之心躍動於熒幕之上。影片並非恢弘巨製,而是從小視角著眼,映射出周總理的人格魅力與價值情操。儘管總理的肉體早已化作黃土隨風飄去,精神卻光芒萬丈永照後人。

一小時四十二分鐘的電影快速的從眼前滑過。卻留下了一段非常時期的歷史。在這一百分鐘裡,濃縮了一位偉人的人格魅力;四個晝夜,再現了一位總理的民生情懷。電影反映的是新中國一段辛酸、沉重的歷史。影片講述了在新中國三年的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總理在大病初癒後,來到革命老區河北邯鄲伯延公社調研。在短短的四天四夜裡,他不知疲倦,走村入戶,深入基層。影片中,伯延公社主任郭鳳林不想給中央添麻煩,刻意隱瞞真相,報喜不報憂。他希望周總理到伯延後,聽到的是讚揚聲,吃到的是雞鴨魚肉,看到的是歌舞昇平……但真相始終逃不過總理敏銳的眼睛。他透過樹上的葉子都掉光這個細節,明察秋毫,去偽存真,到民眾中訪貧問苦……最後,在周總理的身體力行感召下,張二廷仗義執言,被關押的“落後分子”吐露實情。郭鳳林等也終於醒悟過來,承認錯誤,說出了農村的真實情況。

周總理在影片中閃爍著黨性與人性的雙重光輝。他的為民,體現在時時處處體恤百姓疾苦的舉動上。看到掉光的樹葉,看到百姓的吃食,他不顧大病初癒之軀,同老百姓一起喝湯糊糊、吃代食窩窩頭;知道挑水走十幾里,他在地里把清水往回倒了大半,自己只喝一點點;他的務實,體現在不察實情不罷休的工作態度里。“只要有一個問題我不清楚,都不會離開的”。面對幹部們的諱言,他與二廷交朋友,打開話匣子,批評自我,真誠溝通。面對不吃大鍋飯的民眾,他沒有片面判斷,坐在門檻上了解第一手資料。他的清廉,體現在捨己為人的生活作風中。剛到伯延的正午,看到基層幹部準備的紅燒肉、白面饃,他收回了邁向餐廳的腿,門上紅色的“艱苦奮鬥”標語顯得那么刺眼。看見老太太做的拽面,他懷疑老太太典當了壽材,特地吩咐秘書查實並買回。知道二廷多子女,饑荒年頭難養育,他提出了領養請求。這細微處透出的真實,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百姓、百姓對我們黨的真摯情懷。展現了一個親民、負責、在大事面前勇於擔當、敢於建言的大寫的總理形象。這一形象閃現的思想與人格光輝,讓後人永遠高山仰止。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領袖人物與普通百姓間零距離的接觸和坦誠的交流對話,是一種自覺置身於民眾之中、“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

影片中沒有虛張聲勢、沒有故作牽強,而是以一種樸實的觸角自然而然觸及到每個普通人的心靈。或許,這種真實、這種純粹、這種灰白底色本身就是打動人心最強大的力量。影片牢牢抓住了人民總理愛人民,為人民鞠躬盡瘁這個本質,真實地凸顯出周恩來總理不在人民之上、人民之外,而在人民之中。他就是人民利益和願望的代表。雖然電影已經結束了,但總理那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電影熒幕形還在我腦海里打轉兒,他那憔悴、忙碌、消瘦的身影令人無比動容。

除此之外,我還想說,這部影片處處體現這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價值。周總理具有濃厚的人民公僕氣質,為人民嘔心瀝血,日夜操勞,他對老百姓的深情,對工作失誤的愧疚,對百姓生活體貼入微的關注,都表現出為國家為民族捨生忘死,蘊涵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傳統文人氣息。而以郭鳳林為代表的老區人民面對苦難的隱忍和沉默,與其說是和領袖 袖們將心比心的質樸情感,莫若說是“士為知己者死”的傳統文化意味。中華民族幾千年,雖幾經風霜,依然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正是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中那種以大局為重,在國家和民族苦難面前,始終能夠倔犟地昂著驕傲的頭顱的中國老百姓嗎?這是一種對抗苦難的氣魄,更是支撐起中華民族脊樑的精魄!

歷史就是最好的教材。這部影片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 勤政愛民,謙虛謹慎,實事求是是周總理身上永遠的光輝。時代在變,真理不會變,問題在變,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會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中國夢必定會實現。

黨員思想匯報2018: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一季度思想匯報:黨員要不斷完善自己
2024年四季度黨員思想匯報1500字
預備黨員個人季度思想匯報
2017黨員季度思想匯報:黨課社會實踐匯報範文
2024年黨員第三季度思想匯報
黨員2024年第三季度思想匯報:做一個黨員應做之事
大學生黨員第三季度思想匯報
2017預備黨員第二季度思想匯報範文
黨員第二季度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