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生態工作總結

一、自然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

(一)、以建設國家生態示範區為中心,狠抓生態環境管理。

1、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建城區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87%以上。

2、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確保人民飲水安全。依法管理排污企業,嚴格實行達標排放制度;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及上游禁止規劃建設有污染的項目;加強生活污水的監測管理;強制取締保護區水域周邊的養鴨戶。依法取締河道沿岸敞養家禽、家畜,切實清除了畜禽糞便污染。

今年1月,對沱江幹流金堂段各鄉鎮飲用水源情況進行了調查,並以《關於沱江幹流金堂段各鄉鎮飲用水源調查的情況報告》(金環保發[XX]8號)上報市環保局。

3、小流域治理。在市環科所的大力協助下,《成都市金堂縣重點污染源水污染防治規劃》已編制定稿,為治理我縣小流域污染提供了科學依據。按照《關於在全市開展水環境污染現狀調查工作的通知》(成辦函[XX]116號)要求,代縣政府辦起草了《關於在全縣開展水環境污染現狀調查工作的通知》(金堂府辦發[XX]50號),牽頭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水環境污染現狀調查,對流域內水資源、水系概況、工業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染源、農村生活污染源、農田徑流污染、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城市徑流污染、污水集中控制能力現狀進行全面調查,為市委市政府掌握水環境污染現狀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二)、全面完成自然生態保護與園林綠化行動計畫

完成了縣城河壩街低洼棚戶區ⅱ期改造,親水公園a區配套設施建設和十里大道、南環線的道路整治工程;親水公園b區(金海岸公園)及金堂森林公園的建設已全面啟動;新建城市園林綠地5萬平方米,縣城綠地率35.49%,綠化覆蓋率達39.06%;積極籌備和成功舉辦了“中國西部花園水城遊樂節”、 “臍橙節”,“花園水城”形象進一步提升;工業新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鄉建設長足發展,為農民向城鎮集中創造了有利條件;建設鄉村水泥(瀝青)路600公里,圓滿完成村村通目標;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壓縮中轉站項目正加緊實施。

(三)、以創建國家生態示範區為載體,推動生態建設與保護。

縣委、縣政府把創建國家生態示範區與建設沱江上游生態屏障有機結合,把實現人居環境的綠化、淨化、美化,促進社會進步作為重要內容,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初見成效。一是搞好水土保持,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把水土保持和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有機結合,既注重人工治理,更注重發揮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對全縣現有公益林進行封山育林保護,促進林木植被的恢復和更新,提高治理水土15平方公里,封山育林38、8746萬畝,天然林保護2.7萬畝,低效林改造3萬畝,退耕還林4萬畝,人工造林0.1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30.2%。二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金堂是國家級“優質臍橙生產基地縣”、“食用菌生產基地縣”和成都市二線蔬菜生產基地縣。為確保基地生態環境保持良好,定期不定期地對基地的水、土、氣進行監測;為規範無公害農產品技術,制定了相應的質量標準。為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在黃角埡生態農業觀光果園投入資金500餘萬元進行開發建設,全面完成梨花溝農業生態旅遊景區配套設施的改造建設,培育新品臍橙並完成臍橙高接換種1600畝,促進桑、果、蔬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