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區文化局工作總結

XX年以來,我區文化出版工作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一二三四五”的總體發展思路和“一核二區三片”城鄉產業布局,以經濟建設和文化繁榮為中心,以基層文化工作為重點,按照各級關於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要求,立足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現將一年來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年工作總結

1、繁榮文化,豐富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組織了春節、元宵節系列文化活動。春節、元宵節期間,在按照傳統習慣舉辦大型焰火晚會和元宵燈會的基礎上,組織由2萬餘人組成的近60支各具特色的扮玩隊伍,在春節期間進城到鎮、村進行表演,並組織文藝演出、戲曲表演、鑼鼓比賽、藝術展覽、民間藝術表演、體育比賽等各類活動近百場,以多形式、高品位、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吸引廣大民眾參與和觀賞,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二是組織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9周年“唱紅歌頌黨情”合唱比賽,全區各鎮辦、開發區及各系統黨委組隊參加了比賽,為進一步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提供了精神動力。

三是組織了形式多樣的節慶文化活動。組織承辦了慶“五一”全區文藝匯演活動;組織舉辦了區第六屆歌手大獎賽;協助有關單位舉辦各種節慶活動10餘場次;組織了中國畫十家聯展,展出作品200餘幅。

四是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孝文化旅遊節。今年的孝文化旅遊節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前後共開展中國美食文化節、杯全國汽車場地越野挑戰大獎賽、中國·孝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暨文姜公園、中華陶琉文化創意園開園儀式;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風光攝影展;“愛·愛家鄉”系列活動;“中國民間陶瓷琉璃藝術之鄉”陶琉文化活動等6類30多項活動。通過系列文化活動的開展,積極做好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塑造“陶風琉韻·休閒”城市品牌,全力打造“中國最佳文化休閒旅遊目的地”。

五是積極參加上級文化部門組織的各類文藝活動。組織美術、書法、攝影作品130餘幅參加省、市各類作品展;組織歌舞、小品等22個節目參加省、市各類文藝演出,其中有4個獲省級二等獎,8個獲市級一等獎。

六是積極企業文化下鄉活動。在春節、元宵節、文姜廟會等重大節日期間,組織送圖書、送演出、送書畫、送攝影、送戲曲等各類文化下鄉活動,豐富農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民俗展演、扮玩表演、鑼鼓比賽等形式,展現農村文化特色,形成文化聯動,豐富拓展了城鄉文化活動載體,帶動了民眾文化活動的開展。

2、加強管理,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紮實推進。年以來,我區從弘揚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高度,將保護、發展文化遺產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展順利。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

一是召開了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工作動員會,確定了申報範圍及整改事項。整理上報了刻瓷、九宮八卦斬穴拳、酥鍋等13個項目,並被市政府公布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是利用5.18國際博物館日和第五個文化遺產日,舉辦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展出各類非遺展牌100餘幅,極大地宣傳了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三是結合我區實際,把熟悉本地風土人情的老藝人、老教師、老文化工作者、離退休老幹部、老村幹部等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協調組和三個工作組,進一步保證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又好又快的進展。

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

一是圓滿完成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實地文物調查階段驗收工作。複查認定文物保護單位92處,新發現文物180處。其中鎮下小峰村古人類頭蓋骨、寺院內魏晉時期志塔和鎮東頂村遺址是我區文物普查的重大發現。今年4月,省普查驗收組對我區的文物普查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驗收,確定我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文物調查階段優秀。

二是對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安全工作大檢查,總計檢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5處,對事故隱患單位均下發事故隱患通知書,並要求限期改進。

三是積極做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向上申報工作。今年7月,故居、山樓等19項文物被市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截止目前,我區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6處,市級45處,區級32處。近期,召開了文物申報工作專題會議,全面啟動國保、省保單位的申報文本編制工作。擬申報玉皇宮、南萬山古瓷窯址為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申報孫廷銓故居、范公祠、碧霞元君行宮為省級重點文保單位。

3、依法規範,文化市場秩序整治成效明顯。一直以來,我區始終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把文化市場建設與發展作為長期的戰略性目標,採取多種手段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特別是年來,積極調整文化市場工作思路,從被動式的管理方式轉變到主動構建文化市場上來,注重抓導向,抓建設,大力促進市場繁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在網路文化市場中,堅持開展對網咖的專項治理行動,嚴厲打擊和查處網咖接納未成年人、逾時經營、鎖閉門窗和安全出口等非法經營活動,特別是對校園周邊的網咖,長期實行分時段與常規性檢查,不給網咖經營者留僥倖接納未成年人的機會。通過建立網咖業主經營責任制,實行網咖等級管理制度,開展“遠離網咖”綠色行動,聘請網咖“五老”義務監督員等措施,使全區網咖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工作不斷完善和加強。共取締“黑網咖”21所,查處違規經營網咖80餘家,網路文化市場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淨化。

二是在娛樂市場中,加強了電子遊戲、ktv、舞廳、演出、音像製品等娛樂場所的日常監管和專項治理,開展了“掃黃打非”盜版音像製品專項治理、演出市場專項治理、打擊非法出版物專項整治等活動,先後取締無證經營娛樂場所36家,查獲銷毀盜版及非法音像製品4000餘盤,查處取締無證經營音像製品銷售點20餘家,通過集中整治和日常巡查相結合,文化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違規經營活動逐步下降,未成年人進入網咖、電子遊戲機室現象和盜版音像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文化市場朝規範、健康、繁榮方向發展。

4、抓住重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一是積極爭取上級財政支持,從省財政廳、市財政局為各鎮(街道、開發區)爭取補助資金100餘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購置文化設備。近期又制定了《區—XX年鄉鎮綜合文化站規劃》,並向上級財政部門申請專項資金,申請總額為75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