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畢業總結 思想匯報

“ 三個代表 ” 的第二個代表是: “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 。什麼是先進文化?先進文化就是崇高的信仰和全新的觀念,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有機結合。先進文化源於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包括良好的道德修養、完善的人格情操、提升的人生境界。怎樣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 “ 四有新人 ” ,在社會主義 “ 兩個文明 ” 建設中建功立業。做一個有抱負有大志,踏實苦幹、樂於奉獻的跨世紀新人;做一個不計名利和得失,不被燈紅酒綠所迷惑的堅強革命戰士;做一個有道德良知、遵紀守法的現代公民。

“ 三個代表 ” 第三個代表是: “ 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這是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基礎。民眾利益就是階級利益,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人民謀利益的。人民民眾對我們黨的工作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回響不回響,在於我們黨的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是否從人民民眾中來,到人民民眾中去,這也是黨風的具體體現。我們黨在幾十年的奮鬥歷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民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作風,這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勝利線,是我們黨占勝一切困難險阻的法寶。加強黨風建設,根本的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繫民眾的優良作風。實現人民民眾利益的代表,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心中要裝有民眾,謀事要時刻想著民眾,傾聽民眾心聲和意見,真正代表民眾,和民眾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民眾才會擁護你、支持你,我們黨才會永遠戰無不勝。

以上是我在黨校的黨性鍛鍊總結,的確要寫的內容很多,但千言萬語歸納一句:感謝黨校這二年多來對我的教育,感謝老師給我傳授了許多知識。黨校學習生涯結束了,但人生的學習永不會結束。一日入校,學伴終身!

思 想 匯 報

我們這一代青年曾被喻為迷失的一代。在浮躁的物質世界裡,我們懷念五四時期前輩們的轟轟烈烈為理想而奮鬥的執著和無悔,但我們自身卻很難做到,因為大多數人的理想已迷失在繁亂浮躁的物質世界裡,我們追求自我個性的發展,卻看不到發展的終極在哪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從思考中沉澱出成熟。

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和價值的實現也不能單從個人利益考慮。馬克思曾說過: "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 對於我們青年大學生來說,我們最大的集體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的長河奔騰向前,在經過前輩們的艱苦奮鬥後,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發展的、自由的、幸福的年代。但這並不等於我們可以安於享受,只考慮個人的利益而不用思考國家、民族的前途未來。歷史給予我們崇高而沉重的使命: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推動社會主義的向前發展。這要求我們在追求個人發展和人生價值實現過程中一定要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也只有在為這個大集體利益奮鬥的過程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機會和手段;也只有投身於光明而偉大的事業中去,我們的發展和奮鬥才顯得有價值。從這方面來說,追求入黨是幫助我們完成使命、實現追求的途徑。

牐 崇高、美好的信仰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偉大、正確的政黨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信賴、支持。選擇共產主義信仰,追求加入共產黨,是青年追求全面發展的正確選擇。

有些人認為,一個人要入了黨就會因為各種約束而變得碌碌無為,自我的發展受到壓制。無可否認,這種看法受到一定現實原因的影響。在一定的歷史階段,我們並沒有真正解決好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前蘇聯、東歐一些國家在改革中抽象談論 " 人 " 的發展,把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化,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社會主義的演變;我們也曾把 " 人 " 的問題當作是資產階級的專利而加以批判,忽視經濟文化建設,抑制了廣大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但我們應該看到,這種看法是片面、不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原理中是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共產主義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徵;而中國共產黨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奮鬥的目標。歷史的錯誤也不能抹殺在追求的道路上我們所取得的一步步進展。

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的主人,人民民眾通過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創了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他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無產階級政黨同資產階級政黨不同之處在於:無產階級政黨自覺地認定 “ 自己是人民民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完成特定的歷史任務的一種工具 ”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工作重點和任務會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宗旨決不能有絲毫的動搖,否則黨就會變質。圍繞著黨的宗旨這個根本問題,江澤民指出,黨的全部任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黨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它是實現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的工具。所以,江澤民反覆強調,黨的各項政策和全部工作必須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這就要求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重大問題的決策,以及決策的執行都必須符合人民民眾的利益,得到人民民眾的擁護,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幹部在日常工作中也必須以人民民眾的利益為最高準則,得到人民民眾的支持,從而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