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故居導遊詞

這間橫堂屋就是農家的客廳了。它的一面與天井相連,所以光線特別亮堂。1961年少奇同志回鄉調查時,鄉親們紛紛來到這裡座談、聊天、侃家常。在少奇同志面前,鄉親們痛快淋漓地說出了許多心裡話座談會上,少奇同志取下藍布帽、露出滿頭銀髮,恭敬恭敬地向大家鞠了一躬,誠懇地說:“我將近40年沒有回家了,現在回來了,看到鄉親們生活很苦,我感到對不起大家。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好……”在基層幹部座談會上,他語重心長地說:“現在,人民受了這么多苦,要為他們分憂啊,不然,要我們共產黨人乾什麼?”在這裡,他深深地了解到當時農村生活極端困難的原因的確如鄉親們所說的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就在這裡,他做出了解散食堂、頂住“五風”這一重大決策,也就在這裡,少奇主席辦理了一樁私事:他回鄉時,當地政府就修繕故居和創辦經念館的事向他請示,他堅決予以拒絕;同時他看到公共食堂拆掉了一些民房,好幾個村的村民無屋可住,他把這些村民召集在一起,說要把房子分給他們住,村民們搖頭擺手決不接受。少奇主席懇切地說:“拜託大家,幫我守屋好不好?”主席誠心誠意,村民無法推辭,於是六戶村民分別往進了劉少奇舊居。這就是為什麼舊居在“文化大革命”中居然能基本完好地保存下來的原因。這樣,也就找到了我們開頭說到的那一個謎底。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組照片就是1961年少奇同志回鄉時的真實寫照。

與橫堂屋相聯的是少奇同志的三哥劉作衡的臥室。劉作衡曾做過湖南政府的參議員。

這一間是飯廳,1961年回鄉時,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同志說:“你了不起喲,以前我家來了客人,母親和小孩子都只能在廚房裡吃呢,現在是婦女半邊天了……”

這間十分敞亮的房子是碓屋,這是貯存糧食的板侖,這裡有春米的推子、碓子,還有風車。這是個斛桶,類似北方的斗,是一種量具,一桶30斤。青少年時期的少奇同志非常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他用這個斛桶量米鄰居時,總是堆得高高的,遇到貧困的鄰居買米時,他還偷偷地把錢埋在米裡邊。鄉親們這九伢子心腸太好了(少奇同志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1961年,王光美隨少奇同志回鄉時,曾饒有興趣地在這個斛桶旁留影。

這裡有一間僻靜的小屋,窗外是一個鳥語花香的小院子。青少年時代的少奇同志常在這裡讀書學習,由於他酷愛讀書博聞強記,被當地一博學之士譽為“小書櫃”,所以少奇同志就有了個“劉九書櫃”的雅號。1917年,少奇同志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決心投筆從戎,報效國家。寒暑假便在這裡學習,在窗外的院子裡練棒習武。

書房的兩邊是雜屋。劉家田土不少,農具十分齊備,稱得舊一個古色古香的農具展覽館了。那是犁耙、水車,這些農具上也許還留有少奇同志的手紋吧。那邊是豬欄,等會大家在門口還可以看到牛欄。

迂迴曲折地轉一圈後,我們又和碓屋隔井相望了。這中間隔著的是個小天井,小天井是用來採光和排水的。

少奇同志家裡人口多,廚房也就很寬敞,鍋灶俱全。這邊還有一間專門放醃菜的雜屋,舊時沒有冰櫃,旺季的蔬菜經過鹽浸處理就能保質到淡季時食用,而現在醃菜已成為特殊的風味小吃了。隔壁還有個小小的烤火屋。這個叫梭筒鉤,別的地方見不到的稀罕物,它利用槓桿原理,下端可以掛水壺、飯碗等,根據火力的大小還可以上下調整。參觀者對此大都格外好奇。江總書記曾親自試了一試,還稱讚它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呢。大家往上看,梭筒鉤上方橫著一根竹竿,農家通常用它懸掛魚肉,下面的火氣一薰,魚肉黃燦燦、香噴噴的。這邊有菜罐、酒罐,劉家人很好客,一壺米酒、一杯好菜,把客人招待得舒舒暢暢的,現在我們寧鄉的農家也都還有這個習俗。嗨,這裡還有一個草鞋馬,茶餘飯後,可以圍在火爐邊編草鞋,當時的草鞋用途還蠻大的呢。少奇同志就成長在這樣一個勤勞、儉樸而又較為殷實的普通農家裡。

現在我們又回到了前坪,記得1991年江總書記在參觀完舊居後感嘆道:“革命前輩真偉大呀!”這一聲感嘆也許正是我們此時此刻的心裡話。劉少奇,一位普通農民的兒子,就是從這樣一個小小山沖里出發,踏過泥濘的鄉間小路,投入到滾滾革命洪流中,成為世人矚目的一代偉人。又記得日本中國現代史尋根訪問團的友人也曾感嘆道:“花明樓是研究中國近現代史不可不到的地方。”了解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闢未來,願今天的參觀能給您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記憶。祝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興旺,歡迎您再次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