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德育工作計畫

新春伊始,我們又迎來了新學期的德育工作,在過去的一學期里,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通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了進一步貫徹《中共中央xx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特對我校本學期德育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共中央xx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不斷創新,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新頒布的《中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結合當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勢,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

二、工作目標及

1.加強師德教育,提高師德水平,努力打造良好的教風。

2.加強陣地建設,最佳化育人環境,開展好各類主題教育活動,為學生的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積極創設良好的學風。

3.加強學生法制教育,並加強師生的教育,確保學期內無重大責任事故的發生。

4.繼續進行“模範班級”、“模範班主任”的評比,重點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並內化為思想道德素質。落實學校校風。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主要工作措施,堅持思想道德建設的首要地位,加強師德建設。要組織教師學習《中共中央xx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做到意見精神深入人心。學校教師都有積極參與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責任。並要在全校範圍內創設“全員育人”的氛圍,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促進和推動學校德育工作。教師不僅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思想道德滲透教育,從校長到教師都必須有明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具體任務,並共同參與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研究。結合本學期學校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培養一支素質優良,精幹實效,開拓進取的編餘隊伍。

(二)高度重視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強化行為的內化。

深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根據新的《國小生守則》、《日常行為規範(修訂)》要求,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爭創“行為規範示範班”和爭做“日常行為規範示範生”活動為載體,積極構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三自”機制,並形成以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相結合的評價制度。加強班級管理,經常性進行班容班貌檢查,將國小生日常規範教育抓細、抓嚴、抓實,努力達到的日常行為規範的“五無”、“五有”要求,(即地上無痰跡紙屑、牆上無污痕、桌面無刻畫、門窗無破損、衛生無死角;課堂有紀律、課間有秩序、言行有禮貌、心中有他人、後進生有進步)。各年級、各班根據學生的情況,著重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為重點的基礎文明養成教育,在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中要堅持高標準、低起點、多層次、嚴要求,重訓練的原則。通過嚴格的訓練,努力使學生的行為規範外化為行為,內化為素質,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讓學生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