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年度小結

一、利用家鄉的風景名勝,感受家鄉的歷史文化

(一)遊覽周圍環境,感受家鄉的風景秀麗

我們有意識引導幼兒欣賞家鄉的美麗風景、解讀家鄉的名勝古蹟,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泉州,了解自己的家鄉。因此,我們讓幼兒置身於環境中,用自己的感官和心靈,直接面對人類歷史優秀的名勝古蹟,到大自然中去真切地體驗和感受。我們帶孩子參觀了開元寺、玩了芳草園、遊了閩台緣;又請家長帶孩子去遊覽了南門的天后宮、城東的洛陽橋、城北的清源山等家鄉的名勝景點;帶孩子走進了中山公園、東湖公園、刺桐公園等家鄉的休閒場所……在廣闊的天地里,孩子看到了廣闊宇宙下的大千世界,那千姿萬態的自然風光,絢麗多彩的現實生活,無不使孩子感到新奇有趣、激動不已。孩子們真切感受到:泉州好玩的地方可真多。

(二)描述家鄉面貌,表達對家鄉的無限熱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認知能力的一種,也是社會交往的工具。兒童通過語言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見解、願望,傾訴自己的感情,參與社會交往等。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我們結合家鄉的秀麗風景,我們充分利用早談、離園等環節組織幼兒進行說說自己家鄉名勝的活動。我們還在角色遊戲中開設新主題“旅行社”,把賞家鄉活動中的圖片設計成各個旅遊景點供幼兒遊戲時欣賞,“旅行社”的導遊需要幼兒對各個景點有初步的了解,因為家長帶領孩子進行過參觀,孩子儲存了許多開放式信息,這些信息為孩子表達情感、積澱情感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源泉,所以幼兒當起導遊來相模象樣。孩子讚美家鄉的話是一套一套的,說家鄉的活動,豐富了幼兒的語言,增長了幼兒知識,擴大加深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了幼兒思維發展,同時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繪畫家鄉名勝,展現家鄉的美麗風貌

本學期我們組織幼兒到閩台緣秋遊,幼兒對家鄉風景名勝及其所蘊涵的歷史和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遊玩的休息時間裡許多幼兒不由自主拿出畫筆作畫。因此,我們抓住這個教育的有利時機,為幼兒提供表現的平台,開展《我愛家鄉,我為家鄉,未來的家鄉》的主題繪畫活動,讓幼兒大膽嘗試運用水粉顏料,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畫下來。他們高興極了,有的畫“東西塔”,有的畫“大雄寶殿”,有的畫“清淨寺”,還有的畫“老君岩”。一張張布局簡單、稚氣可愛的畫面都傾注著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當家長們來接孩子時,孩子們都不由自主地拉著家長的手走到牆邊參觀“泉州”,還會大聲地告訴家長說:“這是東西塔、這是清淨寺、這是天后宮……”。孩子們快樂地介紹著,盡情地表現自己對家鄉美的追求。

二、了解家鄉的特色小吃,體驗家鄉的飲食文化

(一)在主題活動中了解家鄉的小吃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飲食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作為古城泉州,傳統歷史的沉澱和現代經濟的發展形成了許多香味可口、獨具特色的風味美食,如嫩餅、蚵仔煎、肉棕、面線糊、綠豆餅等。我們開展主題活動《泉州小吃》把這些傳統美食介紹給幼兒,讓他們在看看吃吃做做玩玩中,不斷感受家鄉的民俗風情,吸取家鄉飲食文化,進而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