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班級德育工作總結範文4篇

德育不完全是思想品德課的事,語文課中就有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熱愛祖國河山、抒發個人情感和磨礪人的意志等德育教育任務,美術課就有審美德育的教育任務,數學課中搶時間修完的內容就是一種競爭意識的貫通,歷史課的學習就是唯物辯證法思想的教育,對於這些,我們平常注意了嗎?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重要位置,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好德育的學科滲透,把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學知識教育有機地統一於教學之中,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本學期來,高二班圍繞學校德育研究課題開展了豐富的德育活動。現作總結如下:

一、整體思想情況

高二(5)班學生通過參與一學期的德育活動,他們的公共文明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高二(5)班學生在進出校園時能靠右有序行走,看見學校老師能向老師問好,在教室里能自覺遵守課堂紀律,能按時按質打掃衛生,能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能按時出好每期宣傳專刊,學習上形成了一種整體向上的精神態勢。

二、參與活動情況

1、高二(5)班根據活動內容製作了16期簡報。

2、9月份參加了學校舉行的"紅歌"和"祖國頌"演唱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都能飽滿的熱情和向上的激情參與活動。

3、9月和10月,全班同學參與了學校舉行的兩次愛國衛生勞動活動,第一次活動中,劉成娟、冉俊峰等同學表現出一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4、本學期成功舉行了三次主題班會活動,即《交通安全》《感悟高二珍愛生命》《法制交流會》。

5、史明飛同學在在第十屆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活動中榮獲優秀獎(原高一(3)班,現在高二(8)班,證書本學期才得)。

6、班幹部參加了學校的兩次培訓活動。

7、劉曉玉等6名同學參與了學校舉行的辯論賽活動。

8、王睿等4名同學參加了學校舉行的法制講座。

總之,取得的成績是微不足道的,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把工作做細做實,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國小班級德育工作總結
2024年班級德育工作總結範文(2) | 返回目錄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舵手,是學生成才的導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我當班主任多年,現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當好“心理醫生”,因人施教

“教師應當是心理醫生”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作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許不是一個班主任的主要任務,然而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工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

如何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確地進行心理上的輔導與疏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每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由於受不同的自然環境的影響,對某一具體問題、具體事物也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中間存在的問題,區別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對症下藥,把“心理醫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細,達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誘。

班主任幫助後進生不能急於求成,對暫時後進的學生要注意尊重和愛護他們,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教育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達到教育目的。對後進生,不僅要指出他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尋找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如我班唐啟彪同學有一次因與別人打架而使班級失去了學校的流動紅旗,拖了班級的後腿。我沒有訓斥,而是幫助他總結教訓,提高認識,並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後,我真摯地對他說:“你因打架而影響了班級榮譽,拖了後腿,我知道你心裡也很難過。不過,我從你的眼神中發現,你是憋足了勁,要為班級爭回榮譽。”我接著問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學保證?”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學生,要把良好的願望和正確的德育方法結合起來,特別要遵循心理規律,注重心理輔導,通過教育、疏導、啟示,使學生的思想問題得到解決。

3、重視心理健康,做學生的心理“醫生”。

由於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脆弱,導致了各種心理障礙的存在:表現在學習上的緊張、焦慮乃至恐懼;表現在人際關係上的懷疑、孤僻、嫉妒;表現在社會關係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樂趣,學習、生活等遇到挫折時,就心灰意冷,苦悶不安甚至消極態度等等。針對這些現象,平時我就開展一些有於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活動,如“學雷鋒、獻愛心”社區服務,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理論聯繫實際,培養現代意識、競爭意識,培養開拓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創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們在集體交往中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心境,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精心策劃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參與性於一體,寓教於樂,陶治學生的情操,轉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我注意主題班會內容的系列化,內容豐富,又符合學生實際,各種類型的主題班會課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藝術審美能力、心理素質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學期我策劃了許多主題班隊活動。如《愛護我們可愛的家——地球》,通過本次活動,了解我們可愛的家園——地球的生態環境正遭受破壞,危及人類的生存,激發學生熱愛地球的情感,培養學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文明意識,讓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的行動。

三、與日俱進,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據新時期德育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與日俱進,探索新的方法:

1、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的模範行動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學生,因為學生不僅聽其言,而且觀其行。要求學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以情感人,對學生要充滿愛心,做學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對經濟困難的學生、生病的學生,班主任應該關心照顧,組織學生送溫暖,給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決學生實際困難結合起來,如我班生活委員是個熱愛集體、工作負責的好姑娘,但是她的父母離異,她從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愛。當她看到、聽到其他同學的父母對他們的關心愛護時,她很傷心,有一種失落感,一個人悄悄地流淚。我知道了她的情況後,親切地和她進行了交談,我詢問了她的心思,了解了她的家境。

我開導她:大人的事情我們無法改變,父母可能有他們的難處,但是艱苦的環境更能鍛鍊人,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而且還有同學和老師的愛呢,你並不孤立。生活中,我儘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三是建立德育評價機制和規章制度

德育工作要逐步規範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評價機制和規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國小生守則、日常行為道德等,建立學生操行評分制,每日根據學習、生活各項活動的情況評分並加以獎勵、懲罰,在嚴格管理的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兩者緊密結合,把規章制度的要求變成學生的自覺行動,從而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機制和制度上的保證。

通過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當然遠遠不止上述三個方面,其方法肯定是多種多樣的,但我想,如果在班工作中,班主任能長期有意識地注意這三個方面,一個良好道德個性是一定可以培養出來的。

班級德育教學工作總結
2024年班級德育工作總結範文(3) | 返回目錄

七一班指導小組 

德育過程作為一個動態系統來考察,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是教育者用社會所要求的品德規範影響受教育者,啟發他們自覺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過程,筆者認為,德育過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統一,才能收到預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是彼此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一般地說,“知”的培養是基礎;“行”的實現是關鍵和標誌;“情”起中介和“催化劑”的作用。因此,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必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促進四要素統一和諧地發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慮認識過程是遠遠不夠的,通過班會或團隊活動向同學們正面宣傳提倡什麼,限制什麼,禁止什麼是需要的,但抓住時機,創設自然融洽環境,努力激發學生自身的“內應力”與道德情感則是另一回事。在校內、教室是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場所。教師在這兒,有的通過別開生面的班會活動,有的挖掘學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則根據學生個性與心理特徵,因勢利導,達到各種教育預期目的。但也應看到,由於對學生“主體需求是內化的原動力”這一點認識不足,在如何把社會首先規範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品質方面研究得不夠,我們的某些方面教育就顯得脆弱與生硬。學生在那種正面教育場合,有時很難放開自己,他們經常只是首先意識的被動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學生在活動中發言,所說的也常是此刻我應該說此什麼,而非內心真實所感,不能期望這種形成會達到很好的效果。其實,真能觸到學生靈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跡。它不僅發生在操場上,發生在課間十分鐘,而且發生在事先無所準備的最自然的生活與情境中。因此,進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開學生心靈的啟動器,是“知”與“行”的中介和“催化劑”。

(一)以情育情,以情動人 情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說,情能動情。即在一定的時間和範圍內,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發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繫的情緒。新組建的98級公關班,有兩位女同學因小事發生口角,繼而惡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軒然大波。事後,我不是武斷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當事人心平氣各地了解情況,並打算抓住這個時機,召開一個主題班會。班會以小組為競賽單位,安排了學生喜聞樂道的歌曲、典故、諺語名人名言佳句等項目,圍繞著“團結、友情、親情”進行了緊張的比賽,學生們情緒高漲,竟相參與。當活動進行到高潮時,我在黑板上寫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幾個大,緊著錄音機里傳出了《相親相愛》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學的情感共鳴。隨著如潮般的掌聲,那兩個同學不約而同地走上講台,四隻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認識到同學間,要互相“包容”,只有團結一心,班級這條“大船”才能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風。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們知道,單純地對學生說教是不會有好效果的,同樣單純地採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說理,也難以使學生產生有原則、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愛之切”正是這個道理,因此,班主任應著力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使他們知道應該怎么做、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如今年五月份,發生在美國轟炸南聯盟中國大使館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我趁此機會讓學生觀看電視,收集有關新聞報導,激發他們的愛國激情,發出了“中國人民不可欺”的強烈心聲。同時,又讓他們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勵他們“為中華崛起讀書”以實際行動來聲討美國的暴行。這樣,無疑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愛國主義教育。也就是說,認知越豐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會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導行 情感的另一特點是實踐性。實踐是情感形成和轉變的基礎,也是搖動情感發展的動力。所以情感教育要從實踐開始,在實踐中,以行育情,越實踐,學生的情感就越深,反過來,情感越深,就越願意實踐,從而形成自覺行為。 在以“愛心獻功臣”的活動中,我班學生紛紛捐款,奉獻了自己的一片愛心。錢雖不多,但卻體現了中國青少年對那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活動中,有些同學在老師面前一直是批評的角色,是小搗蛋,但了也主動伸出援助之手。這援助當然源於他們對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獲得一份快樂嗎?他們自己卻沒覺察到,就在那瞬間,他們的靈魂迸發出怎樣可貴的火花。我抓住時機,談了愛國的含義,談了什麼叫高尚,使同學們從奉獻中體會到自身精神的愉悅。這樣,這使整個教育過程都瀰漫著一種和諧、融洽、振奮,飽滿的情緒氛圍。 總之,當學生不僅學會了留心觀察周圍世界,心胸開闊,樂於助人,而且也學會留心觀察自身,努力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變得更好、更完美的,他們才算真正逐漸成長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師的貴任之一就在於抓住良機,尋找學生對外界教育影響的最佳接受點,以情育人,最終過到知、情、行的統一。

劉方紅 刁艷秋 

七年級班級德育工作總結
2024年班級德育工作總結範文(4) | 返回目錄

貼近學生實際,以適應學生的認知為前提。 

把學生當作“有眼,有耳,有頭腦”的人,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在學生主動參與與多元價值分析選擇中,培養起真正內化的、穩定的價值體系,這就要求德育內容可信度高,貼近學生實際,以適應學生的認知為前提。 

一、內容小巧、切入合理。 

德育工作,要注重加強對新時期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及思想品德形成規律、特點的研究,關注學生心理需要,逐步提高學生道德評價能力。真正實現學生人性上的覺醒,為形成長期穩定的道德行為提供了必備前提。 

二、主體參與、實效突出。 

道德是發自個人的良心、是自覺自愿的。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道德的倫理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作為道德主體的學生如果不直接參與體味,那么便缺乏主動思考、討論和自主選擇的空間。在社會日益開放、價值多元化的今天,必然導致德育的實效性缺乏。 

每節德育課,提前一周通知學生要討論的主題。由每個小組各派一名代表對主題進行辨析,並揭示其內涵與預示行為的必然性。 

三、形式靈活、生動活潑。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不一定有固定的路子與模式,尤其是德育工作,它的直接對象是人,其靈活性更不言而喻。除注意不同心理特點、不同道德層次、新形勢下社會的需求外,我更注重德育形式的靈活。 

我班的德育課,有辨析會、講演比賽、道德評議、又有實話實說、答學生問等形式。有次考試前夕,我班利用德育課舉行了一個“抄襲的滋味”實話實說,把抄襲者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四、層次深入,深入細緻。 

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其中即需要點滴的滋潤,又必須有較深層次的理性提高。如在放假回來的第一個星期,進行了第一次道德講座,題目是:紀律是自由的保證。我提到:“正是限制了個別學生的絕對自由才保證了大家的自由,構想如果沒有良好的公共紀律,那么你想學習時,別人大吵大嚷無休止的戲笑玩耍……請問你的自由何在?因此,國家法律是必要的,也是威嚴的。那么《中學生守則》何償不是為了保證學生自由而制定的呢……”讓學生由平時的最基本的行為觀念,上升到做人的準則,從內心完成對學校管理的認同,把外在約束轉化為學生的道德習慣,這樣才能產生長期的、穩定的道德行為。 

五、目標明確、放眼未來。 

今天的孩子是將來社會中各種角色的扮演者,也是各種社會責任的承擔者。道德教育理應追求道德人生最高境界的達成,理應以實現德育的個體享用性功能為己任。 

總之,教師在德育工作中要確立長遠的德育目標,想到現在對孩子的培養是為了他們30歲以後的生存,是為了將來國家的振興,這是德育的真諦與歸宿。 

教師班級德育個人工作總結
國中班級德育工作總結
班級德育2024年工作總結範文
班級德育總結
班級德育管理工作思路
七年級四班班級德育工作總結
班級德育工作小結
2011年班級德育工作總結範文
2011年國小班級德育總結
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班級德育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