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兩委班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的調查報告

三、加強村級班子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1、進一步加強對村級班子建設的重視和領導。要充分認識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抓好村幹部隊伍建設。一是切實加強對村幹部隊伍建設的領導和指導。要認真落實好黨建工作責任制,強化鄉鎮黨委的責任,黨委書記要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二是出台有關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的政策檔案。結合全縣實際,制定完善農村幹部的教育培養、考核管理、獎懲激勵等機制,特別是要全面加強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三是營造有利於村幹部工作的良好環境。鄉鎮黨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幹部的工作,執紀執法部門要強化措施,確保村幹部正當權益不受侵害,新聞媒體要加大村幹部的正面宣傳,在全社會推介一批優秀村幹部典型,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2、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培養和管理。一是抓好村級後備幹部的選拔培養。要以鄉鎮為單位建立健全村級後備幹部人才庫,有計畫地加強培養鍛鍊。同時注重發展優秀青年農民入黨。二是進一步落實村級幹部的“雙定、雙述、雙評”管理制度,加強農村幹部的日常監管,進一步強化村級幹部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三是建立培訓教育機制。充分發揮縣鄉黨校主陣地的優勢,強化在職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切實幫助基層幹部更新觀念、增強致富本領。同時,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四是建立監督約束機制。完善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制,更好地實施對權力的配置和限制。深入推進“三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增強工作透明度。

3、提高村幹部的經濟待遇,激發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的內在活力。針對農村幹部特別是村級幹部所處環境艱苦,工作難做,報酬又低,不少優秀年輕黨員不願擔任村幹部的實際,要在提高政治地位的基礎上,切實在生活上關心他們,提高村幹部的工資待遇;繼續落實縣委實行的卸職幹部定額補助制度,讓村幹部“在職有奔頭,卸任有想頭,工作有勁頭”。

4、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為村級班子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加強村級班子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的物質基礎。結合縣委發展縣域經濟的發展思路,合理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鄉鎮黨委、政府要加強對村級經濟工作的領導,幫助搞好經濟管理和發展規劃,建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激勵機制。對集體經濟薄弱村,要統籌規劃,重點扶持,上下結合,分批突破,做到“一村一策”,切實為村級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5、細化辦法,加強基層黨建工作考核力度。要按照“細化、量化、科學化”的要求,合理確定鄉鎮黨委和農村黨支部承擔的黨建責任目標。要建立獎懲機制,對完成責任目標好的,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對於不能完成的,實行末位淘汰、黃牌警告、誡勉談話等制度,並與工資待遇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