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區域聚眾性犯罪的調查報告

一是繼續強化對上述三類聚眾性犯罪的打擊力度。將聚眾鬥毆、尋釁滋事、故意毀壞財物犯罪作為打擊重點,加快辦案節奏,確保打擊力度,形成震懾力。

二是採取新的治安防範措施,加強人防、物防、技防,應對複雜多變的治安形勢。加強對矛盾糾紛的清理整頓工作,加強對重點場所、部門、行業的治安防範和檢查監督,全方位落實防範措施,加強對重點地區、場所的巡邏防範,對重點人員、高危人群實施監控,納入視線,提前預警,從源頭入手預防減少聚眾性案件的發生。

三是加強對電子遊戲廳、歌舞廳、檯球廳等娛樂場所的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對該類場所的管理檢查,安排人員負責巡查。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網咖,及時消除其中含有反動、暴力、色情和其他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內容的信息。特別對於放任未成年人進入的黑網咖要重罰或取締,對黑網咖的查處要不間斷地進行,使其無處藏身。

四是依法做好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工作。青少年、進城務工青少年極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而違法犯罪。因此,整合社會資源,全社會齊抓共管,構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毒軟體。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工作;積極開展青少年生理、心理教育等;狠抓落實《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學習宣傳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少年學生,並在全社會形成教育與管理、保護與治理相結合的體系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特別是要多建一些青少年娛樂活動場所,使他們旺盛的精力有所寄託,不走無聊、消極、閒逛的道路。開展“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建立未成年人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幫助他們解決生長發育階段的心理困惑,讓他們不再迷茫,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溫暖,看到前途和光明,增強信心和勇氣,激發他們好學上進,自覺鍛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有效地維護了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促進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五是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圍繞治安、交通安全、網路文明等主題,開展法律諮詢、專題講座、摸擬訓練、巡迴報告、展覽、法律知識競賽、法律徵文等等活動,宣傳食品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毒、防愛滋、防不良網站、遠離傷害、遠離犯罪等安全自救知識;組織開展法律宣傳周、宣傳日活動,加強宣傳教育,整合社會資源,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工作;積極開展青少年生理、心理教育等;狠抓落實《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學習宣傳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少年學生,整合社會各界力量,通力配合聯合行動,實行綜合治理,齊抓共管,克服單打一,背靠背,形成多維立體的預控網路。通過法律宣講團,送法進校園、進社區等普法宣傳形式,進行普法教育,適時運用典型案例到當地進行以案說法活動,防患於未然。

六是加強對社會閒散人員管理,引導無業人員等正確對待生活,增強其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約束自己的行為。組織開展以創業自謀生路為目的的培訓活動,使之有人管,有事做,減少他們結夥遊蕩的機會和條件以減少犯罪的發生。

七是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管理,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通過走訪外來務工人員在我區的集中居住地,了解其生活和工作情況,充分掌握目前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生產現狀;針對目前外來涉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老鄉觀念錯位,以及所在企業管理的疏漏等方面存在的犯罪誘因性問題,向駐區的一些大量僱傭外來務工人員的企業就如何加強日常管理、法制教育、集中居住等問題發出了檢察建議,要求企業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外來職工能全身心的融入企業生產和本地社會事業,以提高他們積極參與社會經濟建設的歸屬感,做好事前預防工作;為企業外來務工人員開展法制講座,採用以案析法的形式就常發於外來人員中的盜竊、聚眾鬥毆、尋釁滋事、故意傷害等刑事案件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從而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制觀念,增強他們明辨不良行為、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之間界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