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思考建議

三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堅持不懈地在教師隊伍中廣泛開展師德師風建設主題教育活動,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制定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調動全體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積極性,增強工作責任感,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高度重視班主任工作,選派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有奉獻精神的教師擔任班主任;要注重對德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培養,將班主任培訓納入教師培訓系列,德育管理幹部培訓納入乾訓系列,對班主任以及其他德育工作者要在政治和物質待遇上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同時要建立有效的教師職業道德監督機制,通過設立“師德監督信箱”“師德舉報電話”等形式,鼓勵學生、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對教師職業道德狀況進行監督和評議。

四要建立齊抓共管的德育機制。要實行學校思想道德教育校長負責制。中國小校長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國家規定的德育目標、內容和要求落到實處。學校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監督和保證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落實,團結帶領廣大教職工做好德育工作。要充分發揮學校共青團、少先隊、工會組織的作用,選派優秀青年教師擔任中學團委書記、國小少先隊輔導員,並納入日常師資培訓和繼續教育系列。要大力開展中學生業餘黨校、中學生團校、成年教育、體驗教育等道德實踐活動,大力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全縣各中學都成立團校。有條件的完中要組建業餘黨校或黨課小組,並按照著眼長遠、立足教育、重在培養、個別發展的方針,做好在高中生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黨員的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志願輔導員制度,吸納有專業特長、有豐富經驗,做出過突出貢獻、取得過顯著成績,德高望重、樂於奉獻的社會人士擔任學生的志願輔導員。要加強對學生會、學生社團的指導,更好地發揮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要堅持和改進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先進班級(團隊)等先進的評選工作,樹立好各類先進典型,發揮好榜樣激勵作用。

對策二:促進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一要拓展德育工作陣地。要根據我縣的歷史、人文和環境特點,挖掘我縣作為古縣、老區、僑鄉和開放地區的教育資源,廣泛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要運用各種方式向未成年人宣傳介紹古今中外的傑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進典型,同時要立足**的歷史和現實,深入宣傳民族英雄黃道周、開漳聖王陳元光、籌台宗匠藍鼎元、少年英雄黃淑華等著名歷史和先烈人物的事跡。要把**縣革命烈士陵園、黃道周紀念館、黃淑華烈士陵園3個“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趙家堡、清泉岩等6個“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整合起來,完善配套、規範管理、充分利用,引導和組織廣大青少年實地參觀,開展主題活動,接受革命傳統以及歷史人文、傳統美德、英雄事跡的教育。要豐富和拓展各類未成年人教育基地,抓緊將天福石雕園•茶博物院等一批新的文化旅遊設施申報為市級教育基地,要積極籌建閩南革命根據地和閩南革命武裝兩個紀念館,使它們更好地發揮作用、擴大影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在廣大青少年中深深紮根。要抓緊配套建設可向未成年人開放的活動場所,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勞動實踐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六大基地”的建設,強化教育功能,挖掘教育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