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調查報告

自提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以來,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是黨中央、各級領導和人民所關心和關注的問題。因為這不僅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因此就目前人們所了解的西部開發的狀況結合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的實際情況,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在04—05學年寒假做一次調查。下面就以問卷結果做調查分析。

一、“西部大開發”實施中人民的主觀認識

就調查結果而言,所調查人群涉及學生、工人、軍人、商人、金融工作者、白領,其學歷不等。雖沒有設計生長城市,但西部與中部及沿海地區人數平均。從主觀角度對西部的認識中,50%的人對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總體印象為一般。認為雖有美麗的草場、遍地牛羊等,但依然不乏沙漠、荒地等。對總體的印象僅維持在一些有名的風景旅遊勝地而已。

其中高達70%的人對西部的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很不了解,而剩餘的30%則為一般。對於西部大開發的幾個省、自治區,大多數是以少數民族為主,而當地的一些本地產業若想要走出家鄉,擁有更多的市場,宣傳還需要再加把勁兒。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懂得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才能更加吸引投資商的目光。

也正是如此,調查中有55%的人最想了解西部的是風土人情。一方面反映了西部自身的宣傳力度不夠,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種商機,使當地的人利用這一點心理開發旅遊觀光行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很多獨特的風土人情,這將是與名勝古蹟相持並論的另一塊旅遊寶地,擁有巨大投資潛力。

而作為私人旅行,人們還是首選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的雲南,四季如春的昆明,迷人的香格里拉成為雲南首選的堅強後盾。神秘的西藏也排在前列,布達拉宮、入雲的雪山、草場牛羊,再加上《天下無賊》中的迷人風景、純樸人情也為西藏增加了許多人氣指數。相較於西南各地的旅遊大產,西北地區顯得有些冷清,儘管也有許多秀美景區,但也許是地理位置僻遠,氣候乾燥,南北差異明顯等客觀原因,使得失去了一些遊客。但近年來一些關於考古方面、探險等旅遊項目的開發,又重新颳起了一波旅遊的熱潮,羅布泊、樓蘭古城散發著獨特魅力。

人們對西部的主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投資、消費、人才走向等方面問題,因此由調查分析得出:在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對外宣傳起著很重要作用,只有被別人了解了,才會得到進一步地發展合作。

二、“西部大開發”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對於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實施這么多年來,今天人們對國家給予西部大開發的各項政策有75%認為一般,其餘25%認為合適。其實國家給予西部有很多優惠的政策,但也許對於大多數的非西部地區的人們並沒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很多人以為只有像沿海地區一樣水平了才叫做有成果。實際上近五年來,西部生產總值分別增長8.5%,8.8%,10.0%,11.3%和12%,高於前些年的增長速度,五年間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顯著加強。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治理、三峽庫區國土整治及水污染治理等重點工程全面展開,取得明顯效果。科技教育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重點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和學科建設步伐加快。農村義務教育得到加強。這些成績都是應該肯定的,而有這些成績的前提是在中央建設資金累計安排在西部地區約4600億元,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補助累計安排5000多億元的大力支持,和各種相應的積極措施下取得的。

另具調查顯示,60%的人認為西部地區的開發應選擇旅遊為最佳。這確實是一個很具有潛力可挖的項目,但也反映了人們只是抱著一種體驗和了解的態度走向西部,並沒有想要走進西部在這裡開發或者投資一些其他的行業。因為另一題結果顯示,100%的人認為現在投資西部大開發經濟效益一般。這種觀念也就直接導致了人才流失,企業停滯,市場狹小,經濟僵化等一系列後果。人們並不看好西部大開發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一項擺在領導者面前的難題,為此烏魯木齊市政府制定了“建經濟強市,創旅遊名城”的發展目標,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不斷調整經濟結構,重視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同時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增強非公有制經濟比重的重要舉措之一。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力度。